近年来,舒兰市委组织部通过“围绕目标重选拔”、“挂职一线重培养”、“强化考评重管理”、“梯次配备重使用”的“四重”措施,着力打造“素质优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
围绕目标重选拔。以“为市委选拔领导干部储备人才”的目标,围绕市委工作中心,重点充实了81名35岁以下、本科以上、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优秀青年进入后备干部队伍。同时,在选拔过程中突出方向性和目的性。在选拔职位上,突出选拔科级领导班子成员后备力量,缓解科级班子后备力量匮乏情况。在选拔渠道上,突出从招商型、经济型、专业型中选拔优秀人才。
挂职一线重培养。紧紧依托基层一线和急难险重岗位,着力提升后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选派了13名副科级后备干部到省财政厅、发改委等13个省直机关挂职锻炼,选派11名科级后备干部分别到东莞、无锡和宁波等地的工业企业挂职锻炼,重点选派25名年轻干部到经济薄弱村、组织涣散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等职务,选拔了3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到信访局挂职锻炼,精选42名科级干部、后备干部到招商部门挂职锻炼。
强化考评重管理。建立后备干部管理档案和台帐,对后备干部队伍进行全程动态管理。实行定期考评制度,每半年对后备干部进行一次全面量化考核评议,建立后备干部优胜劣汰、优进劣出的正常更替机制。同时将后备干部培养管理纳入市乡两级联动格局,建立定期谈话谈心制度,通过组织经常与后备干部交心谈心,定期了解检查他们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进一步强化管理。
梯次配备重使用。按照成熟一个、使用一个的原则,根据后备干部的特点,结合各单位实际,经过规范程序,有计划、按步骤、分梯次地将后备干部充实到相关科级领导岗位,确保备有所用。今年共提拔36名后备干部充实到了科级领导岗位,使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形成以35-40岁干部为主体,实现科级领导班子合理的梯次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