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期
吉林市首批选派干部挂职招商华东(上海)组编 2008年11月5日
去华西村学习、考察、推介项目
上海挂职招商组部分同志去有“天下第一村”之称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学习考察,并推介项目。
华西村建村于1961年,从70年代开始,华西村人从无到有办工业,不断解放思想,加快发展,于1994年组建了江苏华西集团,现有固定资产40亿元,下属8大公司,在2007年度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第94位,在中国制造企业100强中名列第41位,华西村A股股票于1999年在深圳上市。
通过考察华西村,给我们的震动是很大的,一个苏南的普通农村,在老书记吴仁宝的带领下,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大力发展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和服务业等五业,使华西村成为“天下第一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华西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走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是其发展的根本所在。
上海挂职招商组的同志向华西村党委副书记、集团公司常务董事长、副总经理缪洪达介绍了吉林市市情,并推介了吉林市的有关项目,缪总逐一询问了我们推介项目的详情,并表示将认真研究。上海挂职招商组的同志还向华西村党委副书记、集团钢铁建材公司副总经理梅振华推介了有关冶金建材项目,梅总认真询问了吉林市冶金建材业的情况,特别是民营炭素企业的情况,他表示,华西钢铁建材公司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电极,希望与吉林市民营炭素企业合作,适当时机,他会带人来吉林市考察炭素企业情况,寻求合作。
驻沪办挂职招商组与安歆达
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投资部
就我市有关投资项目进行洽谈
左:省政府驻沪办李永兴副主任 右:歆达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投资部总理王和章先生 左:省政府驻沪办李永兴副主任 右:歆达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投资部总理王和章先生
2008年11月3日,应省政府驻沪办李永兴副主任的邀请,吉林省驻沪办招商中心的领导和吉林市驻沪办挂职招商组的三位同
志在省政府驻沪办联合大厦20层会议室与美国·美中国际合作交流促进会中
南总部(中国长沙)高级顾问、安歆达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投资部总经理王和章先生,就
吉林市有关项目进行了洽谈。王和章先生所在的美国·美中国际合作交流促进会,主要是利用“大摩同盈资本”和“美国鹦鹉螺资产基金管理公司”对外投资。“大摩同盈资本”是一个国际性的与美国摩根及欧美其它大型基金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著名金融集团公司,他们主要针对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的经济发展迅猛的国家进行关注和合作,他们既是投资银行,又是投资基金。他们关注的行业是环保、新能源、高科技。他们的投资政策非常灵活,只要前景看好的都可以合作。他们既可以与政府、高新园区进行合作设立投资基金,又可以与前景看好的,希望做大做强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及帮助融资合作,最后帮助企业国内外上市。“大摩同盈资本”亚洲区总裁杨红志先生曾参与操作了内蒙古“蒙牛集团”及广东“碧桂园地产”股权投资及海外上市。并与江苏宜兴“国家环保科技园”签订了成立“环保科技投资基金”合作协议,总投资初期为2000万美元(90%为外方,10%为中方);“美国鹦鹉螺资产基金管理公司”是美国著名大财团,我国“十一五”规划内的天津滨海A320大型客机组装项目和国家级大型晶园项目由他们牵头参与投资。吉林市驻沪办的同志就吉林市环保、新能源、高科技以及城建项目进行了初步洽谈,对方表示非常感兴趣。我们已通知在沪挂职的吉林市高新区、经开区招商局的同志与其约定时间,就有关项目进一步进行洽谈。
上海浦东新区出台系列惠及人才的配套政策
为进一步优化人才创业发展环境,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今年6月份浦东新区出台了1+7配套政策,即《浦东新区支持鼓励人才若干意见》和《浦东新区聚集金融人才实施办法》、《浦东新区扶持创新人才实施办法》、《浦东新区支持博士后工作实施办法》、《浦东新区人才安居工程实施办法》、《浦东新区人才户籍引进实施办法》、《浦东新区人才医疗和体检实施办法》、《浦东新区人才子女入学入园实施办法》。主要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集聚金融人才。围绕陆家嘴国际金融核心区建设,鼓励和吸引高层次金融人才,提高浦东新区金融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对金融法人机构高管、管理和专业人员,根据其贡献和作用大小,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补贴;对金融机构所从事的人才开发、引进、培训、研讨交流或改善人才居住环境等活动给予一定的补贴。
二是扶持创新人才。鼓励和吸引人才开展自主创新工作,加快提升浦东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对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攻关企业、研发机构中的领军人物、创新团队、重要研发人员,服务于金融创新和自主创新活动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大型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中的专业人员,根据其贡献程度,给予一定的资助,用于医疗、保险和住房补助等。
三是支持博士后工作。鼓励博士后在浦东新区重点发展的企业内开展科研和技术创新工作,进一步扩大博士后科研项目工作范围,推动产学研合作。单位每招收1名博士后,给予一次性补助10万元,用于博士后的项目研究和生活补助;对引进流动站博士后开展项目研究的单位,给予一次性3万元的项目资助。
四是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推动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人才公寓建设,三年内规划完成3.7万套(230万平方米)的各类人才公寓,以缓解人才租房困难,并对入住人才公寓的人才提供住房补贴。对符合浦东新区重点产业发展要求的外省市来浦东新区工作和创业的人才,优先安排入住人才公寓。
五是建立“绿色通道”。鼓励优秀人才集聚浦东,为符合《上海市吸引国内优秀人才来沪工作实施办法》规定的人才解决上海户籍,其中浦东新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单位高管、主要研发人员、主要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和为浦东做出一定贡献,并得到市场和社会认可的特殊人才,优先解决户籍;为高级专家就医提供补贴;为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入园提供方便。
在今年6月26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近三年中,浦东区拟投入20亿元,打造和优化人才环境
就玉米秸杆发电项目与荷兰EOS公司洽谈
日前,吉林市挂职招商上海区域金山小组就玉米秸杆发电项目与荷兰EOS公司进行了洽谈。
荷兰EOS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公司,该公司在垃圾焚烧发电和玉米秸杆发电等领域都有着深入的研究.
玉米秸杆发电项目是一个资源循环再生项目,符合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要求,该项目总投资600万欧元(6000万人民币),其秸杆灰可加工成肥料还田。
目前,已将吉林经济开发区半径50公里内的秸杆产量提供给该公司,正积极邀请项目负责人去吉林考察。
与中国产业转移招商网接触
上海挂职招商组去浦东中国产业转移招商网站与该网站CEO梅良华先生进行了接触,上海挂职招商组的同志向梅良华先生介绍了吉林市的市情和吉林市的产业优势,希望中国产业转移招商网推介江、浙、沪的企业向吉林市转移,梅良华先生表示,将联系相关企业与我们接触。
联系电话:13844631222 邮箱:jcgli@yaho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