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当前位置:首页>基层组织建设

聚众智、汇伟力为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发展“街”续奋斗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19-05-29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自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以来,昌邑区哈达湾街道党工委严格按照区委工作部署,以“幸福美好社区”建设为目标,统筹辖区资源,积极构建街道社区“党建联盟”,通过汇聚辖区企事业单位力量,形成发展合力,全面强化社区治理水平,推进全街党建工作发展行稳致远。

一、立足根本,汇聚发展合力

哈达湾街道地处城乡结合部,幅员面积约6.6平方公里,居民总人口数5.8万,现有各类党组织30个,党员690人,是传统的大中型老工业基地。吉林炭素、冀东水泥、第五人民医院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与区属中小学、非公企业、“两新”组织等多种驻街单位形式并存。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大量企业下岗职工、离退休和外来人员的流入以及大量党员转入街道社区,社会管理复杂化、群众服务多元化等新挑战日益突显。域内居民以退休、下岗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经商人员为主,其中党员的成分既有在职党员、退休党员,还有无职党员和流动党员,同时,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联系越来越紧密,然而党的领导体系垂直管理模式和条块分割的属地管理体制,一直是我们在党建工作中难以突破的瓶颈,单纯依靠街道社区党组织抓党建已经很难适应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发展的需要。全国全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明确指出,要推动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会议精神,有效扭转条块分割、各自为战、封闭发展的被动局面,哈达湾街道党工委启动了“党建联盟”运行机制,实现辖区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带动激活城市区域内各类党组织,全面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向高效联动迈进。

二、在坚持中共建、在共建中坚持

1. 坚持开放融合,建立共建体系。2018年9月,在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哈达湾街道党工委在街道层面进行了“党建联盟”运行机制的大胆尝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经过与驻街单位的协调沟通,组建了包括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和58名驻街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党建联盟”组织机构,由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实现城市基层党建由“街道抓”向“大家抓”的良性转变。2019年4月24日,哈达湾党工委组织成员单位召开了成立大会,制定出台了《党建联盟全体会议职责》《哈达湾街道党工委工作细则》和《哈达湾街道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相应社区责任分工以及工作内容,街道党工委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召开会议,每季度确定1个服务项目或活动主题,以“出主意、议大事、解难题”为主要任务,讨论决定本辖区城市管理、社会服务、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实现辖区公共服务资源共享,调动了驻街单位和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共建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了辖区党建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2. 坚持互利共赢,完善共建机制。为积极构建区域联动、资源共享、党建共抓联动体系,哈达湾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以“党建联盟”为依托,对域内单位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非公党建常态化互联互动,形成了党组织统领下的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党建工作格局。一是筹备小组定方向。在“党建联盟”启动前期,街道党工委经过认真研究,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党建联盟”筹备工作小组。明确了成立“党建联盟”的三个原则,即队伍联动原则: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组织活动,激发党员活力,共同提高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工作联系原则:工作相互配合,业务相互支持,提升工作能力;业绩联创原则:做到资源共享,携手保障民生,提升工作成效。同时,在有条件的单位开展四项共建内容,即组织建设互促:定期交流党建工作经验,共享党建工作信息;党员教育齐抓:有效落实党员学习教育相关制度;党群活动互动:共享阵地资源,联合开展各类困难党员帮扶等社会公益类实践活动;重大任务互助:如遇到市、区重大任务或中心工作,与街道同心协力、献策献力一起顺利完成。二是走访联络定清单。按照党工委总体部署,筹备小组对辖区内单位进行了摸排,根据每个单位实际情况,梳理出第一批“党建联盟”单位65家。从1月开始,逐步对驻街单位通过上门“拜访”的形式进行调查,征求对党建联盟协议书的意见和建议,亮出“四项清单”工作内容,由联盟单位填写“能够提供的服务”和“需要提供的服务”,并对街道提出建议和想法。在各单位确定认领意向后,再正式签订双向认领协议。经过前期一个多月的上门沟通,在确认加入“党建联盟”平台后,联盟办公室建立了“哈达湾街道党建联盟之家”微信群,有效强化了成员单位间的双向联系和沟通合作,通过“哈达湾发布”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党建联盟工作动态、宣传工作成果。三是明确框架定制度。为推动“党建联盟”长效运行,联盟办公室明确了“党建联盟”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以及成员单位的权利义务等,制订了教育培训、联席会议、议事决策、“四项清单”、考核监督等各项制度,各成员单位通过研究党建工作,研讨存在问题和对策措施,总结活动开展的做法和经验,变“松散管理”为集中统一管理,实现“要我干”向“我要干”的转变。“党建联盟”的成立把各方力量真正拧成了一股绳,把义务变成一种责任、一种组织保证,形成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实现了辖区单位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真正让社区群众从区域化党建中得益,让社区百姓感受到更多的温暖。

3. 坚持及时办理,推动共建落地。街道“党建联盟”依托党建联席会议,妥善解决域内各类需求和事项。对社区“党建联盟”会议无法解决的事项,由社区党组织提请街道党建联席会议研究,街道层面仍无法解决的,提请区级党建联席会议研究,能办理的即时转办,不能即时办理的说明情况并做好情况反馈。自街道“党建联盟”成立以来全街共妥善解决党员管理、小区停车、物管矛盾等各类问题100余个,有效整治敷衍塞责、推诿扯皮、久拖不决的难题10余起,在解决共建需求的基础上,有效提升了干部作风,赢得了居民好评,实现了党建发展的“一花三果”。

三、联盟共建,推进党建发展再创新高

1. 全街同唱“一台戏”,搭起党建联动大舞台。通过党建引领,联盟搭台,有效强化了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和统筹协调功能,突出了街道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三大主业,改变了以往街道社区唱“独角戏”的局面,有效丰富和拓展了城市各领域党组织沟通协调、联动互动、资源共享的平台和载体,形成了共同唱好城市基层党建“重头戏”的整体合力。在绿地·筑石红社区,通过党建联盟这个“枢纽”紧密联系筑石集团、吉林市广播电视大学等9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团体资源单位。通过召开党建联席会议,组织联盟成员开展宣传、培训、主题党日和走访摸排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四个一”行动,组织非公企业多次联合社区开展敬老慰问、环境整治、便民服务等活动,年初至今,绿地·筑石红社区党总支联合联盟单位开展志愿服务6次,举办群众性文化宣传活动7场,赢得辖区群众的广泛认可和赞誉。在怡江社区,以社区党组织为引领,通过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对市财政局、哈达小学、市欣逸精神康复医院、省巧妇制衣有限公司、哈达派出所等9家单位进行资源整合,通过召开党建联席会议等形式了解各方的资源和需求,签订共驻共建项目清单,并在怡江社区党组织的引领下,与辖区单位联合开展了“党建联盟促发展、三联三促筑和谐”“公开承诺、建强堡垒、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联合主题党日’”“送图书、送温暖”“走进新时代、唱响新怡江”“提一条建议、做一次宣传、搞一次清理、献一次爱心的‘四个一’活动推进会”“学雷锋、见行动、共创文明城”等20余次主题活动。截至目前,全街65个“党建联盟”单位,共召开联席会议10次,并围绕落实“四项清单”制度研究确定社区服务项目110余项。有效形成了党组织统领下的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2. 全街同下“一盘棋”,形成基层治理大格局。坚持共同治理、集体破局,通过召开党建联席会议,采取共同研讨、平等会商等形式,有效调动了各驻街单位干事创业、联动共促的热情,驻街单位分别把各自的需求列出来、可用的资源晒出来、共建的项目提出来,由大家共商共议、双向认领,统筹解决辖区所有的实际需求和难题,让辖区单位都能从共驻共建中尝“甜头”、得“实惠”、有“享头”。在水泥社区,以“聚合力—汇集多方资源,强服务—深化牵手共建,筑幸福—同谱文明乐章”着力构建“共建聚合力、牵手筑幸福”联盟志愿服务三部曲,紧紧依托“志愿服务共建基地”“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两大联盟阵地建设,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整合域内外联盟服务资源,突出发挥党员、社工、共建单位和多支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伍的主力军作用,通过入户走访、网络征集等形式,倾听群众呼声,了解居民诉求,归纳梳理,做好分类登记,共征集居民诉求4类10个。吸纳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企事业单位、金融、律师等不同行业的 14家资源单位组成两大联盟志愿服务基地,开展送温暖、送关爱、送服务等活动。在西河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根本,紧密结合辖区需求拓展服务范围,广泛吸纳律师、物业、学校等不同行业的7家资源单位加入“党建联盟”组织机构,以“六互”联动举措促进共驻共建共发展:在社区重大事项上,社区与共建单位互商;在志愿服务上,社区与共建单位互做;在党员教育管理上,社区与共建单位互助;在党建主题活动上,社区与共建单位互动;在社区文化活动上,社区与共建单位互联;在民生改善工作上,社区与共建单位互帮。截至目前,西河社区党组织联合驻区单位共开展创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专场招聘会等创业就业服务活动8次,帮助就业困难、失业人员实现创业就业3人;组织社区党员、志愿者、社工进行生活救助、圆梦助学、法律援助、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等帮扶活动7次。

3. 全街同使“一股劲”,做到服务居民大兜底。“党建联盟”将城市各类资源有效整合,充分调动了辖区党员群众的参与热情。在职党员经常到街道社区报到,流动党员主动在流入地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群众纷纷组建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创城宣传、环境整治、矛盾调处、扶贫济困等活动,有效地延伸了城市基层服务触角,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意识得到明显增强,有力地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在炭素社区,突出党建引领,积极整合域内外各方服务资源,吸纳国有企业、人大代表所在单位、学校等9家资源单位加入党建联盟组织机构。积极开展入户走访慰问活动,针对社区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创业人员,一人一档建立就业创业跟踪档案,免费提供就业培训、岗位推荐等服务5次,针对计生特扶人员建立服务需求档案,开展精神慰藉、帮扶救助等活动4次。通过结合节点联合开展“志愿服务总结表彰暨新春联谊会”“欢庆十五猜灯谜、团团圆圆幸福年”“感恩生命、绿色清明”文明祭祀、“扫黑除恶抒正气、书画笔绘展风采”等精品文化活动,满足辖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矿建社区,依托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社区党组织吸纳水务集团、人大代表所在单位、社会组织等6家资源单位加入“党建联盟”组织机构。通过“育民”服务,打造积极向上的“慧心家园”。每季度开展一次“红色教育”或主题文化活动;充分整合域内外共建单位资源,为居民提供所需的技能培训和计生、就业、司法、安全等教育培训服务,为不断提升居民综合素质,打造积极向上的“慧心家园”奠定基础。通过“助民”服务,打造友爱温馨的“暖心家园”。有针对性地制定联盟帮扶措施,根据需求分类开展联盟助民服务,在居民小区内为居民提供就业、社保、医保、计生等便民服务;为残疾居民提供代买代办、上门服务;为空巢老人、失独家庭提供精神慰藉、陪伴关怀服务;为困难家庭提供帮扶救助、节日走访、子女助学等服务。通过“乐民”服务,打造幸福祥和的“悦心家园”。以各类节点为契机,以睦邻亲情为宗旨,组织联盟成员单位开展“走进平房区”“传民俗 猜灯谜”元宵喜乐会、学习践行雷锋精神志愿服务、“沐浴书香、品味阅读”“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五四青年节主题阅读等各类特色联盟主题文化活动。截至目前。全街“党建联盟”带动激活驻街各领域党员968人,180多名法律、教育、心理等行业的专业型人才加入到街道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中,累计为1万余名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1.5万余次,实现了社区治理水平和居民幸福指数的显著提升。



下一篇文章: 永吉县“四项举措” 建强新时代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指导服务中心
上一篇文章: 桦甸市委组织部对2019年度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培训暨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