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新形势新任务发展的必然要求,更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和干部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认为建设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关键是要突出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提高干部服务能力、强化党建工作机制四个方面,才能切实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科学发展的水平。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渠道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关键是配好班子,选好带头人。因此,培养和造就一支守信念、讲奉献、重品行、作表率、有本领、靠得住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必须要努力破解优秀带头人来源单一的难题,跳出“本村人选本村人”的思维定式,运用“党找人才”的科学办法,广开选人视野,创新选任方式,不拘一格选贤任能。一要突出选任有用人才。要把能够带头创业致富、带民共同致富,领导发展能力强、服务群众工作能力强”的“双带双强”型人才作为重要标准,树立能人治村思想,通过“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的方式,重点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努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选任工作的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二要拓宽选用人才渠道。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既要注重从本村优秀现任村干部、致富能手、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的农民党员中选拔,又要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从大学生村官、市直部门和乡镇机关党员后备干部中选派等方式,作为锻炼干部的重要岗位,到村级党组织担任第一书记,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将优秀人才提拔担任乡镇领导干部或安置乡镇站所工作,吸引更多有用之才到农村工作,着力在选优用好带头人上实现新突破。
二、加强村集体经济建设,夯实党组织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更多更好地为群众服好务,首先表现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上,只有物质基础坚实了,才有条件实现民生民利的改善,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必须要因村制宜、因地制宜,突出抓好五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即:生产加工模式。依托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兴办各种加工厂,加工增值型和产品产销型经济实体,把初级产品粗加工或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服务产业模式。走“支部+合作社(协会)+产业项目”路子,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围绕产业发展,主动开展产供销服务,以获取服务费等形式,走服务创收发展模式。种植养殖模式。根据周边市场、群众需求情况,种植蔬菜、黑稻、有机米等;养殖猪、鸡、鱼、特禽等。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产业集群,壮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开发资源模式。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以土地换资金,选好产业项目,创办各种经济实体,壮大村集体经济。盘活资产模式。将村集体所有房屋、机动地、沿街店面等集体资产以股份合作、使用权转让、租赁等形式,兴办三产等集体经营项目,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按照这“五种发展”模式,研究落实发展项目,通过城乡上下联动,部门合力推进、干部包保帮扶、政策扶持服务等多项措施,强力推进农村新型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加强干部能力建设,增强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创新力
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是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要把为群众干实事、办好事作为检验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根本标准,不断加强服务能力建设,让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更具生命力和创新力。一要提高服务群众能力。转变和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通过作一个承诺、办一件实事、上一个项目、发展一个产业等举措,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群众一个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上,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关切和期待得到不断实现。二要提高联系群众的能力。农村基层干部要切实发挥好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深刻把握新形势下广大群众的思想脉搏,通过设立责任区、定期走访、干群恳谈等形式,畅通联系群众的渠道,及时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想所盼,有针对性加以解决,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三要提高组织群众的能力。要认真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规律,通过沟通协调、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把群众思想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农村事务的热情,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基层服务新格局。
四、加强工作机制建设,保障党组织服务民生事项有效落实
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是建设服务型村级党组织的重要保障。只有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才能真正得到增强。一要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实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实行村级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每年向乡(镇)街党委和本村党员大会进行公开述职,同时接受乡(镇)街党委、本村党员和群众评议,不断完善村党支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二要实行坐班制度。要设立服务民生工作站点,实行村干部坐班制度,农闲时全员坐班,农忙时轮流坐班,及时为群众提供服务。要坚持重心下移,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主动到村民家中走访,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及时解决反映出来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民生事项的落实。三要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实行“基本报酬+奖励报酬”薪酬制度,对在发展壮大新型村集体经济作出突出贡献的村党组织书记,可按当年收益给予一定奖励。加大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积极推荐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不断提升基层干部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切实增强岗位吸引力和村干部的责任意识。
中共舒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