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当前位置:首页>基层组织建设

磐石市“三抓三创”给力基层组织建设年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12-02-16

中组部召开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视频会后,磐石市迅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十八大”这一主题,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突破口,切实以“三抓三创”的新成效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抓基础建设,创发展型组织。一是优化党组织设置方式。在巩固提高已组建的101个“村协联建”、“村居联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基础上,加大村企联建、站村联建、村村联建等基层党组织设置工作的力度,把党组织活动与党员、群众的生产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村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促进基层组织工作更有效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通过外部引进、内部选拔、机关下派等方法,把那些年纪轻、素质高、懂经营、善管理、能组织和带领群众致富,愿意扎根基层的优秀人物选进“两委”班子。大胆起用本村在外经商人员或率先致富的专业户中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村级班子中。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培养、激励机制,着力创建发展型乡村党组织班子。三是加大对村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农业、林业、畜牧、水利等涉农部门制定出台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优惠政策,重点围绕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经营土地资产、培植经济实体、发展合作组织、盘活存量资产等六个方面帮助村级组织建立稳定的村集体增收项目。力争2012年底,全市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的村占总数的90%以上,培植一些年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白村。四是抓好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在巩固好原有35个党建示范村的同时,按照“统一规划、项目带动、点线结合、板块推进”的工作思路,研究新的示范点建设工作方案,制定党建示范点建设标准,在全市形成点、线、面相结合,乡乡有示范,处处有亮点的网状布局,提升抓点示范的水平,进一步增强了示范辐射的效果。

抓素质提升,创服务型队伍。一是加大村干部培训力度。对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全部轮训一遍。按照分级负责和资源共享的原则,分别将组织、人事、农业、畜牧、计生、司法等部门的培训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采取举办培训班、选送到党校、农业技术学校和大中专院校学习、远程教育培训、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对村干部进行任期培训、进修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和学历教育,全面提升村干部综合素质,增强工作能力。二是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从农村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乡镇企业骨干、农村乡土人才、致富能人中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建立后备干部培训档案,保证每村有3名以上后备干部,确保农村基层组织后继有人。三是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把挖掘、培养、发展的重点向农村生产一线的优秀青年倾斜、向外出务工返乡创业的优秀分子倾斜、向退伍军人中的优秀青年倾斜、向非党村组干部中的优秀分子倾斜、向农村“能人”、“强人”等产业发展带头人倾斜,破解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素质偏低等问题,进一步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抓帮扶互助,创和谐型社会。一是深入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以“百个支部帮扶、千名党员结对,共建和谐磐石”为载体,广泛组织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与农村结对帮扶。积极创新方式方法,采取蹲点帮扶、集中帮扶、上门帮扶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在人才、资金、项目、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帮扶互助,着力增强帮扶互助实效,健全帮扶互助工作长效机制,推动帮扶互助工作制度化、长效化。二是健全完善以农村“党群互助组”为主要形式的服务民生平台。采取组织引导、党员带头、群众自愿的方式,以村为单位,以党员、干部和致富能手为骨干,将地域相近、需求相通、情感相融的几户、十几户,乃至更多的党员群众组织在一起成立互助组,有效整合资源通过思想互助、生产互助、生活互助、文明互助,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构建新型党群关系,促进农村和谐发展。三是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通过“党费出一点、财政拨一点、党员捐一点、企业助一点、社会集一点”的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基金,对有创业意愿、创业能力、创业项目的贫困党员提供无息创业借款,帮助他们发展“短平快”致富项目,在“输血”帮助的同时,注重提升贫困党员的“造血”能力。同时,逐步完善“信息有台帐、帮扶有基金、活动有平台、保障有制度”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党员的创造力,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下一篇文章: 吉林市船营区抓好“四个结合”贯彻落实胡锦涛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
上一篇文章: 2012年吉林市残疾人工作会在市残联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