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当前位置:首页>基层组织建设

桦甸市实施三项措施深化困难党员帮扶关爱工程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11-12-30
近年来,桦甸市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化对困难党员的帮扶关爱,对困难党员做到平时有人访、病时有人探、难时有人帮、危时有人助、惑时有人解,让广大贫困党员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1、实施“亲民化”措施,建立动态帮扶机制。建立贫困党员管理档案。通过对全市贫困党员进行深入摸底调查,按照生活贫困党员、下岗失业享受低保党员、外出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建国前入党老党员,对全市1200多名困难党员分类建立了管理档案,全面掌握各类党员情况,及时更新党员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党内谈心交心制度。各基层党组织坚持做到了“四个必谈”,即工作变动时必谈,思想变化时必谈,内部有隔阂时必谈,外面有不良反映时必谈。目前,全市332名外出流动党员在离乡前都经过了所在党组织的谈话交心,并随时进行沟通。通过开展谈心交心,进一步加强了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党员之间相互了解、沟通思想、增进团结。建立党内探访制度。党组织不定期派人到困难党员家中探访,了解困难党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坚持做到“四必访”,即重大节日时必访,生病住院时必访,家庭发生矛盾时必访,外出返乡时必访。
2、实施“惠民化”措施,建立分级帮扶机制。把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列为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市、乡(镇)、村(社区)三级帮扶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建立由组织部门牵头,劳动和人事保障、民政、财政、金融等相关部门参与的党内关怀帮扶联席会议制度,构建横向联动体系,形成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工作体制。建立省市联动包扶机制,对建国前老党员及农村、城市低保贫困党员、受到各级表彰的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实施了困难补助,目前已对符合条件的738名困难党员发放帮扶金238.8万元。受到补助的困难党员同时还享受就业援助、医疗援助、困难职工救助政策。实行领导干部“一对一”包扶机制,全市296名市级、乡局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名困难党员,定期走访看望,及时了解他们生活和生产上的需求,有针对性地予以帮扶,逐步形成普遍联、重点帮、全覆盖的党内关怀帮扶工作格局。
3、实施“暖民化”措施,建立分类帮扶机制。分类建立困难党员信息,针对不同困难党员的需求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主要实施了“四帮”,即:帮思想,通过采取随时走访、交流谈心、定期学习,以及讲政策、教方法、搞引导等方式,教育引导贫困党员关心时事政治,提高党性修养,增强致富勇气;帮生产,采取支持援助家庭成员参加某一职业技能培训、掌握1-2项农村实用技术、学习科技文化知识,为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经营上的技术难题,努力提高他们自身素质和致富本领,增强困难党员自身造血功能;帮生活,帮助困难党员解决好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充分利用困难党员生日、入党纪念日、重大节日、以及困难党员下岗、疾病、伤亡和自然灾害等家庭重大事件,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走访慰问、送温送暖,实施亲情关怀;帮信息,多渠道为困难党员提供致富信息,并及时由相关部门及其所在辖区党组织将适合其生产经营的各类信息分阶段按类别送到贫困党员家中。对有致富能力的困难党员,还责成相关科技人员及工作人员“一对一”进行包扶,在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使他们尽快脱贫致富。目前,全市已有32名有致富能力的困难党员在各部门的帮助下实现了脱贫致富。(桦甸市委组织部组织员办公室 蒋剑秋)


下一篇文章: 村民爱跑新村部 交心又致富——舒兰市依托村部建设推动远程教育成效好
上一篇文章: 磐石市开通服务民生“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