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舒兰市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实现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全覆盖,功能设施全达标,为党员群众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技能培训平台,让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致富路,有力地提升了村级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大投入,夯实基础。2009年以来,舒兰市将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固本强基的一项民生工程,两年来共投入资金3600万元,新建村部124个、改造村部86个,在全市210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标准化远程教育站点。投入资金600多万元,为村级站点配备了液晶电视、电脑和桌椅等远程教育设备。市财政和市委组织部每年为每个村级站点投入专项经费1.7万元,用于远程教育站点开展活动、管理员补助、设备维修维护和冬季站点取暖等。
强化管理,完善机制。全面推行了村干部坐班制,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村部每天都有村干部值班,办理各项日常事务,组织村民说事、议事,交流致富信息和经验,并通过远程教育设备学习政策理论和致富技能。实行“村干部坐班工作日记”制度,详细记录村民的需求,根据群众的意愿,科学确定远程教育节目菜单,开展“订单式”教学,吸引了更多的村民跑到村部来收看喜爱的节目。村民们高兴地说,有了新村部,既能交心,又能致富。
搭建平台,发挥作用。将开展远程教育作为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功能的重要载体,切实打造服务“三农”的惠民平台。天德乡农民通过远程教育站点学到了先进的有机杂粮种植技术, 2802户农民实现了户均增收1.2万元。朝阳镇合兴村农民通过远程教育站点了解到黑稻市场供求信息,142户农户种植了480公顷的黑稻,亩均增收3350元。近年来,在远程教育站点的带动下,全市涌现了5800多名种养殖大户、1480多名党员创富典型、2860多名农村实用人才,90%以上的村形成了“一村一业”的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