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当前位置:首页>基层组织建设

舒兰市计生局创新载体构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长效机制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11-10-27

在“三帮扶”活动中,舒兰市计生局针对党员干部的不同特点,创新载体,构建机关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一是开展“结对帮扶”构建机关党员干部服务群众长效机制。


24名局机关党员干部与6名困难党员、60户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困难群众每人帮扶200元合计1.2万元,困难党员每人医疗救助款500元合计3000元,并开展以“手拉手+心连心”为主题的党组织结对帮扶活动。截止目前,下派党员干部驻村共建6次,并派出30多人次的专家技能人才巡回服务,为结对村送去公共服务、道路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资金4.5万元,送去科技书籍1000余册,协调引进增收致富项目3个,免费提供生殖健康服务200余人次,受到了群众热烈欢迎。


二是推行“包村驻组”来构建机关党员干部服务群众长效机制。


大力推行“局机关领导干部包村、一般党员干部驻组”的工作机制,让党员干部为“三帮扶”责任区内的群众提供点对点、面对面、心贴心的亲情式服务,实现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无缝化、服务群众的经常化、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制度化。9月以来,通过“包村驻组”解决群众反映的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医疗保险、房屋拆迁、土地流转等问题80余件,化解群众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分别为帮扶的薄弱基层党组织亮甲山乡隆山村、亮甲山乡致富村、溪河镇舒兰站村送去帮扶资金2万元及各5000元用于村部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三是探索“六制一法”来构建机关党员干部服务群众长效机制。


帮助帮扶村建立以“百姓说事制度、下访问事制度、民主议事制度、承诺办事制度、定期评事制度、全程公开制度和"第一时间"工作法”为主要内容的“六制一法”农村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模式,引导农村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扎实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目前在被帮扶单位共开设村民事代办点10个,50多名农村党员干部从事民事收集代办工作,现已办结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60多件,化解矛盾纠纷18起。




下一篇文章: 人才强企 学习第一——红石林业局2011年度北华大学管理干部培训班回眸
上一篇文章: 一个都不能少——磐石市“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达到4个百分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