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过程中,建设局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即:制度、沟通、宣传、特事特办。
制度:在制定供热包保工作责任制时,将每个锅炉所在辖区街道办事处一把手作为供热包保第一责任人,锅炉出现问题时区政府主管领导只对第一责任人问责,使之重视此项工作。每个锅炉房设包保人一名,锅炉包保人要在每天早6点、晚8点对所包保的锅炉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记录,并于早9点以前向供热督查办公室汇报锅炉的供热水温度、回水温度及百姓家里温度抽查结果。出现问题及时上报,不得出现漏网、不报现象发生。12月按照市里要求,每个包保人要24小时掌握锅炉进行情况。督查办公室每天要将供热情况上报给主管区长。正是这样,所以在11月10日晚发生邑兴房产交通医院锅炉故障时,能于第一时间了解情况,能于第一时间向百姓解释原因。
沟通:加强与供热企业的沟通,加大对供热企业的监管力度。供热工作对于昌邑区是一项新的工作,住房和城建局对供热企业没有管理权、执法权更谈不上处罚权,所以只有加强沟通才是最好的监管办法。一是了解锅炉设备维修维护情况,同时督促企业进行检查,防止发生因设备故障影响供热的问题。在供热期开始时局里就要求供热企业将锅炉维修情况上报上来,掌握第一手材料。二是了解供热应急预案制定情况,并进行检查跟踪,保证发生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在企业制定供热应急预案时要求企业做到周全细致到每个备件什么时间能到,出现问题多少时间内能抢修完成。三是了解企业安全检查工作做好记录,引起企业对安全运行的重视。在对供热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时,住房和城建局能够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决不允许出现麻痹大意的情况发生。在每个包保人对锅炉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的同时,督查办公室也不定期的到锅炉房进行走访了解情况。从供热开始,建设局主管供热的副局长王东几乎每天都与局里工作人员到锅炉房了解情况,每天都与供热企业负责人联系沟通。
宣传:加在宣传力度,及时与百姓沟通,使百姓了解市政府供热工作的政策方针,从而支持政府工作。宣传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手段,供热工作同样需要宣传作保证。百姓只有了解供热情况,才能更好的支持供热工作,体谅供热企业的困难。首先是宣传政府对供热工作的重视,让百姓知道自己家里热不热在市领导心里、在政府工作中是民心工程,只有这样百姓家里升一度,他们会说因为政府在抓供热、在管供热。第二是要求供热企业在锅炉出现问题时要及时告知群众,让居民第一时间掌握情况,避免不必要的投诉。第三是结合实际对百姓宣传室内温度达不达标是有多种原因的,与自家居住的房屋老旧程度有关、与供热管网的老化程度有关、与房屋保温效果有关,让百姓了解政府、理解供热企业,让百姓知道局里一直在努力,不仅是在供热上努力,同时也在逐渐改善供暖条件。
特事特办:特殊事情特殊对待。如因拆迁引起的不热,我们在向上级部门汇报的同时与拆迁相关部门联系解决;如孤店子镇粮库锅炉供热企业有困难,建设局就主动与供热办联系帮助解决;如5704厂将锅炉承包给个人后不进行维修与维护影响供热,建设局就主动与5704厂联系,并提出要求,必须保老百姓热,目前5704厂能主动解决百姓投诉事件,而且供热企业也非常负责地做好供热工作;如青年路居民在不缴费的情况还投诉要热,建设局就及时向群众宣传热是商品,让群众了解供热单位的困难;如江湾路西街坊3、4号楼由于楼体保温不好,建设局就要求街道做好保温工作;如新东广场物业因改为热水供热,影响供热,主管副局长王东多次主动与市供热办、市热力公司联系,将新东广场并入大网,解决百姓供热问题;如在区集中供热区域内发现的问题,就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并帮助协调解决。对待这些特殊情况,建设局从来不推委扯皮。
自供热工作开展以来,共召开了供热责任人、供热包保人和供热企业负责人工作会议6次,处理投诉8件。在供热会上不仅使区主管了解区的供热情况,还能及时协调解决发生的问题。
供热工作是关系到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昌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一直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来对待,将工作做实、做细、做在前,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让百姓满意、让政府放心、让领导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