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当前位置:首页>老干部天地>工作动态

真情实意服务老干部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09-08-19

以强烈的使命感,真情实意服务老干部

永吉县委老干部局局长 孙铁刚

我是1991年6月3日调到老干部局的,至今已经整整18年。永吉县的老干部也由当年的近千人,减少到今天的260人。18年来,我经历了老干部工作的风风雨雨,饱尝了这份工作的苦辣酸甜,也体会到了付出后的收获和喜悦。回忆18年的老干部工作经历,我总结了三句话:一是问心无愧,二是无怨无悔,三是乐在其中。

今天,我借全市老干部工作现场会的机会,谈一下多年来做老干部工作的几点体会和感想,向大家汇报,和大家交流。

第一点体会:做老干部工作首先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有一种韧劲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老干部局就是做人的工作的,就是管理服务这些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有功之臣。人不应该忘本,没有这一代人打江山,也就没有我们的今天。能为这一特殊群体服务,从事这天下第一情的工作,首先,就有一种使命感,就肩负着一种责任,那就是要通过我们的具体工作把这一特殊群体服务好,照顾好,实实在在为老干部办事。我1991年开始到老干部局工作,经历了永吉县老干部工作最艰难的时期。回首往事,我很有感触,很多事情历历在目。大家都知道,过去的永吉,最大的特点就是“穷”,历史上一直是吉林地区老干部“两费”拖欠的大户,也是老干部上访的大户,一直在拖吉林市老干部工作的后腿。由于待遇落实不到位,老干部队伍很不稳定,上访不断,老干部多次联名写请愿书、写大字报,甚至集资集体上访。有的老干部为了讨要工资,时常直闯县委书记、县长办公室。发生过老干部家属把患重病的老干部抬到老干部局局长室扔下就走的事情。在一次老干部形势通报会上,一位企业老干部上台抢县长话筒,要“说道说道。”县里经常接到中办信访局、国办信访局批转的老干部信访件。那几年,我负责老干部的生活待遇落实工作和信访工作,压力确实非常大。那时候是财政穷,老干部苦,工作人员累,结果是老干部不满意,上级不满意,基层单位还有意见。省、市委老干部局的几任主要领导都多次来永吉督查调研“两费”落实工作。我印象最深的是2001年和2002年,吉林市委两次召开落实老干部“两费”调度会,要求各县(市)区主管财经的领导和老干部局长参加,第一次是财政副局长去了,坐了一次冷板凳。第二次更没面子,财政局副局长也不去了,安排一位科长去的,市委领导连正眼都没看我们一眼,连批评的话都不愿意说。那一次,我真的体会到了如坐针毡是什么滋味,我就盼快点散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也处心积虑。想尽了办法:检查督查、召开调度会、签订责任状、实行百分考核,甚至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搞县直机关干部捐款。逼得下面什么招都使,有卖资产的、有以物抵钱的、有打欠条的、还有赖账的。有的干脆放挺了,有个部门的一把手找到组织部长说,我真的没招了,你就是把我撤了,我也解决不了。有的乡镇领导和企业经理更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当着我的面就说:就是欠了,爱咋地咋地!有个镇的党委副书记把离休的朝鲜人民军召集到一起训话:对你们已经很照顾了,还不知足,以后你们谁也不许说欠,你们再找就去找金日成去!一下子把他们支到朝鲜去了。那几年,我没少挨累,没少挨批评,也受了很多委屈。那时的永吉太穷了,我很理解县里领导的难处,但我更理解老干部的苦处。老干部从年龄上讲,是我们的父辈。从贡献上讲,是打江山的一代,是他们流血流汗给我们留下了基业。从政策上讲,他们没有过分的要求,而是我们欠他们的太多了。抛开党性和责任不说,就是从良心和感情上也说不过去,是我们对不起他们。所以,老干部说点儿过头话,有点儿过激举动,我很理解。我常提醒自己:别发火,别生气,这就是你的工作。更不能泄气,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离休干部是全县人口的千分之一,总是应该养起的,一年解决一两个问题还是能够办到的,总会有云开雾散的时候。为了老干部,我顶着压力,厚着脸皮,一次次找组织部长、找县委副书记、找县长、找县委书记,跑企业,跑乡镇,挨过批评,遭过白眼,也多次被冷落过,但我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我解决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企业老干部开支问题,90年代中期,企业纷纷停产、破产,老干部长期不开支,多数企业没有参加社会养老统筹,社保公司也不管,老干部天天上访。企业是指不上了,只有走社保这条路。1996年国庆节过后,我几乎天天跑社保,提出各种方案,和社保公司工作人员都混熟了,后来公司经理说,我算是服你了,办吧!最后决定对54名没有参保的企业老干部按每人1万元标准一次性缴纳养老统筹金,从1997年1月1日开始由社保按月开支。事定了,可54万元钱从哪来?只好找书记、找县长。1996年12月初,县委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会议,动员县直机关单位和机关干部为老干部捐款,共收到捐款20.9万元,财政又补助一部分,企业再解决一点,为这54人办理了养老保险,解决了这部分老干部的开支问题。开支解决了,可陈欠的怎么办?还得找社保!1997年又开始找社保公司研究借款。我和社保公司经理跑了二十多天,逐企业、逐人核实,最后是社保公司和企业主管局签订借款协议,我做中间人在借款协议上签字。那一次共为工业、二轻、物资、供销、商业、农机等系统的38户企业借款115.3万元,我又负责监督企业把借款发到老干部手中,终于解决了这个困扰多年的难题。

由于老干部的离休费、医药费、补贴等长期得不到解决,老干部思想很不稳定,强烈要求和县里主要领导对话,我就多次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反映和争取,终于在2000年8月17日,由县长张玉奇亲自主持召开了18位老干部代表和政府办公室、组织部、老干部局、财政局、社保公司、建设局、物价局、公安局等8个部门的主要领导参加的座谈会。会上,老干部言辞激烈,会议从早8:40一直开到下午1:30,张玉奇县长当场做出了三项决定:一是财政和社保公司必保离休干部按月开支,并逐步解决财政拖欠的离休费;二是财政追加30万元,解决离休干部陈欠的医药费;三是有关部门马上整顿市场秩序,检查物价。并责成政府办公室督察室进行督察。这次会议震动很大,效果很好。

从2001年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老干部“两费”保障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县委又决定,将105名乡镇老干部的“两费”纳入县财政预算,从根本上解决了乡镇老干部的“两费”问题。

第二点体会:做老干部工作要多宣传,多协调,主动争取,当好参谋

老干部工作是全社会的工作,只有你一个部门孤军作战是不行的,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配合,尤其是主要领导要重视,要真正纳入日程,所以宣传工作很重要。这么多年来,我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宣传老干部工作政策,宣传老干部的功绩,宣传外地工作经验。1993年到2004年,我当了11年的县政协委员,每年的政协全委会开会讨论,我都要讲老干部工作,先后写了4个关于落实老干部待遇的提案。2001年初,为了尽快建立保障机制,我给7个县委常委每人写了一份老干部工作情况汇报,尽管不太符合工作程序,但确实起了一定作用。为让有关领导及时了解和掌握老干部工作动态,凡是上级下发的有关老干部工作文件、重要的会议精神和领导讲话等,我都要复印或整理成材料报送给有关领导,并提出工作意见或建议。对财政、社保、劳动、人事等部门更经常去跑,主动去沟通。我在县委办公室做过4年行政科长,和县里的领导、各部门领导都熟悉,有一定优势。有一句话说:“老大难老大难,老大抓了就不难”,很多事情确实需要一把手过问、点头或拍板。但县委书记、县长工作千头万绪,要想让他们把老干部工作摆上日程,的确很难,他们不可能主动找你老干部局,只有我们主动去争取、去汇报,主动当参谋。他烦你别烦,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领导也都明白,他知道你是为了工作,不能不接待你,时间长了,反而赞成你,支持你,因为你是为了事业。现在我到有关部门研究老干部工作基本都很顺畅,都支持老干部工作。

做老干部工作还要协调处理好老干部和在职领导的关系,主动帮助化解矛盾,多做换位思考,互相理解,和谐相处,互敬才能互利。

第三点体会:做老干部工作要有感情,有爱心,讲奉献

我1994年就开始负责老干部的信访工作,15年来,老干部的来信来访几乎都是我接待处理的。我的体会是,一定要带着感情去做信访工作,要站在老干部的角度去接待处理来信来访。人都是讲感情的,对喜欢的人、喜欢的事都是愿意付出的。只要把老干部视为自己的亲人,视为自己的父母,就会把老干部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去办。老干部也习惯了,直到现在,有事就还是直接找我。对每一位来访的老干部我用心去接待,因为我是局长,是代表组织。他来找你了,就是要有话说,有事要你帮助解决,就是发个牢骚他也要找个地方,所以,对每一位来访的老干部我都耐着性子让他把话说完,从来没说过我不管。该不该办,怎么办?一定给个明确答复。原则就是从优、快办。为了老干部什么招都使过,也低三下四什么人都求过,千方百计,尽量不给老干部留下遗憾。如,1997年,将王福祥儿子安排敬老院;2000年,解决王会兴转院手术费6000元;2003年,解决丛春贵住房补贴1.6万元;2004年,补发申成龙离休费3.4万元;2007、2008年,两次垫付高升俊医药费3.4万元;2008年,王振太,困难补助500元,取暖煤2吨,等等。

由于单位女同志多,这么多年去火化场协助料理老干部后事几乎都是我去。每当有老干部病故,我都尽可能到场,主动给办理手续,协助安排遗体告别仪式,为老干部送最后一程。我给病故的老干部穿过衣服,烧过纸,用我爱人的化妆品为老干部整过容, 18年来,我先后为220多名老干部处理过后事。2000年10月11日早上5点多钟,我正在医院太平房为我单位病故的一位退休老同志(无儿无女)烧纸,突然接到我姐姐的电话,说父亲正在送医院抢救,我赶到医院门口一看,是突发心梗,已经不行了。第二天和这位老同志同时火化,当时老干部局就我一个局长,没有副职,我首先安排好并参加完这位老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然后才去安排我父亲的火化事宜,当时,连在场的火化工都深受感动。不是我不孝,我感到我应该这么做,家人也都很理解我。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年大年初一上午,我都要到局里打三个小时的电话,给全县的老干部逐人拜年,为老干部送去新春第一天的问候,也送去一份好心情。

随着“三个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老干部的生活待遇逐步落实到位,老干部工作重心也在发生转移,落实政治待遇和满足精神生活成为主要工作内容,老干部工作开始上水平,上层次。2004年,成立了老干部局党总支。2005年,开展“串百家门,办一件事”活动。2006年, “亲情服务年”。2007年,“让您满意年”。2008年,“关爱到家”走访慰问活动。2009年,“献爱心大走访”。

现在,我县老干部工作做到了工作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亲情化,活动制度化。老干部的各项待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老干部的精神状态很好,对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很认可,赞同的多了,发牢骚的少了;支持的多了,挑毛病的少了。也都很珍惜当前的发展机遇,自觉维护发展大局。

第四点体会:抓班子,带队伍,树立良好群体形象

我作为老干部局的一班之长,一个重要职责就要带好这支队伍,把所承担的工作干好,不能让领导操心。一是必须牢固树立奉献意识、服务意识,讲爱心,讲孝心,讲耐心,标准就是看老干部满意不满意。二是做老干部工作是积德行善之举,是良心活,要问心无愧。三是要有团队精神,珍惜缘分,和谐共事。四是要有集体荣誉感,不论什么工作都要干到前面去。五是发挥人格和榜样的力量。

永吉县老干部工作能有今天的局面,主要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财政、社保、卫生、劳动等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的结果。原县委书记郭树峰在研究老干部工作时明确指示:“老干部的事必办、快办、办好”。原县长李长山在政府常务会上强调:“老干部就是特殊,任何人都不能和他们比,老干部该享受的待遇就是举债也要兑现”。原组织部部长邹俊峰分管老干部工作8年,和我们甘苦与共。新任组织部部长付广祥到任第七天,就专门抽出一天时间,走访老干部。可以说,在全县上下,已经形成了对老干部和老干部工作高看一眼、厚爱一层的良好工作氛围。



下一篇文章: 市委老干部局举办全市老干部党支部书记暨理论骨干培训班
上一篇文章: 市委老干部局局长冯庆国强调要带着感情做好老干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