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当前位置:首页>理论文章

营造年轻干部成长良好环境观点综述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12-07-18
年轻干部是我们党的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各级党委认真贯彻中央的要求,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尤其在这次地方党委集中换届中,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然而,有些人对年轻干部的提拔存有异议,甚至出现了“逢提必疑”的偏激情绪,像“最年轻女镇长”、“最年轻市长”之类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焦三牛事件”更是炒得沸沸扬扬。如何正确看待年轻干部的成长进步,如何为年轻干部成长营造良好环境?最近,光明日报举办研讨会,8位专家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将他们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步的需要

大家一致认为,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也是宝贵经验。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高度重视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重视培养造就接班人。许多老一辈革命家担任党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时只有二三十岁,建国初期担任中央和省一级重要领导职务的许多同志也就四十来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同志针对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年龄严重老化的严峻形势,指出抓紧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决定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问题,做不好要犯历史性的大错误。建党90多年来,正因为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优秀年轻领导骨干和宏大的干部队伍,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才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二)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来看,培养选拔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我们国家在激烈的国际较量中何以取胜,我们的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何以立足,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能否培养造就出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键中的关键。

(三)从当前国内形势和任务看,培养选拔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的现实需要。

(四)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年轻干部朝气蓬勃、思想解放、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加大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力度,对于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改善各级领导班子结构、增强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选拔年轻干部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用人观念的束缚。大家认为,在年轻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往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传统思维,比如年纪太轻、经验不够、稳重不足、以后的机会还多等等,成为把年轻人拒之于领导岗位之外的理由。有的同志指出,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干部的使用容易形成论资排辈的惯例,年轻干部的才能也不容易被凸显出来。这样,会使很多年轻干部难以施展才华,跟着熬资历,熬到一定的位置,棱角就被磨平了,影响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二)政策环境、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大家认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确实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个别地方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不透明,信息不公开,甚至出现了“萝卜招聘”现象,名为竞争,实则暗箱操作,违背了平等性的要求。再加上,现在一部分年轻干部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作风漂浮、急功近利,只想着当官、发财,不愿意做艰苦的努力,不愿意把功夫下在提升自身素质上。这都影响着年轻干部发展。

(三)社会舆论评价有时不客观。有的同志说,目前有些人存在“羡慕嫉妒恨”的狭隘心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恶意散布消息,形成对年轻干部选任工作中不利的舆论环境。有的同志指出,社会舆论评价有时很不客观,尤其网民评价,他只知道一个干部很快成长起来了,但不知道人家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做了多少事情。还有的同志说,一些对整个干部队伍负面评价的舆论,也对优秀年轻干部成长进步形成了伤害。

三、为优秀年轻干部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解放思想,冲破传统的用人观念,从实际出发大胆使用优秀年轻干部。大家认为,在年轻干部的任用上,要破除简单论资排辈的旧观念。有的同志说,年轻干部虽然阅历浅、经验少,但往往思想更为解放,更少条条框框,也更敢说、敢做、敢当。要注意保护他们优秀的潜质,不要简单认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有的同志指出,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关键在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着眼于国家战略和全球竞争来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要具有长远的眼光、宽阔的视野和创新的思维,做到超前谋划、战略引领,要有敢为事业用人才的胆识和气魄,建立领导干部责任制,把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考核指标。

(二)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不拘一格选用年轻干部。大家认为,不拘一格选人才,是发展所求、改革所需、人才所盼。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研究优秀年轻干部成长的规律,从制度、机制上探索开辟年轻干部成长的“快车道”。有的同志说,贯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不但能够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力,而且有利于促进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有的同志说,选用年轻干部不是指在干部任用的具体程序上网开一面,该考的不考,该测的不测,特殊关照,因人设岗。如果那样,就完全失去了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意义,甚至会造成极为不良的负面影响。也有的同志说,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在选人标准上应该对德才有更高要求,应该有更严格的审批和考察程序,确保选上的干部能服众、堪大用。

(三)压担子、交任务,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中成长。大家认为,敢于相信年轻干部,敢于让他们挑重担,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培养。要坚持以事业为平台,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有的同志说,对于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优秀年轻干部,党组织和有经验的老同志要给他们以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及时推举到领导岗位,腾位子、压担子,扶上马、送一程,促使他们更好更快成长。有的同志说,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引导,引导他们为国奉献、为民服务,在奉献“大我”中实现“小我”,在岗位接班的同时也在作风上接班;在管理方面,既要放手使用,又要严格要求,要坚持能上能下,在优胜劣汰当中来考验、培养、使用年轻干部。还有的同志建议,要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对年轻干部进行多岗位锻炼,促其丰富阅历,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大家认为,要加大干部信息公开透明的力度,合理引导网民关切和舆论,大力宣传优秀年轻干部的先进典型,对一些不正确的观点,要敢于站出来批评,及时澄清事实,讲真话讲实话,在全社会营造“有才者上”的良好氛围。


下一篇文章: 创先争优活动对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方法论意义 (2)
上一篇文章: 年轻领导干部成长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