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实施以来,蛟河市共培养大学生257人,其中在校就读73人,毕业返乡184人。为了让返乡大学生在农村有大的作为,我市对他们加强了教育管理,于2007年首届毕业生返乡后,出台了《关于开展“双培双促”活动,鼓励一村一名大学生回村创业的实施意见》,把毕业生全部纳入村级后备人才库,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重点管理。
一是技能培训,提高致富本领。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特点和大学生的创业需求,采取市里集中培训与乡镇分散培训相结合、理论讲座与基地实践相结合、专家示范与入户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农业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创业技能。同时,还组建专家团,定期入户指导、现场答疑,设立专家服务热线,及时帮助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不断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带头致富本领。几年来,全市共举办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60多次,入户指导20余次,通过培训学习,使大学生逐渐成长为农村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和带领群众致富的领路人。
二是参观考察,激发创业热情。每年大学生返乡之际,组织他们到市内及周边县市的规模产业园区考察学习,通过参观我市黄松甸镇食用菌产业园区、皓月集团养牛基地和到周边地区参观考察产业发展情况等活动,达到拓视野、学技术、取经验的目的。几年来,全市共组织参观考察23次,通过参观学习,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增强他们的创业信心,目前返乡大学生人人都有产业有项目,其中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有47人,为农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三是政治理论培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每年对返乡大学生进行一次集中培训,系统学习党的政治理论、法律法规、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让他们及时了解掌握党的新精神和惠农新政策。为促进大学生思想上的进步和成熟,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坚持做到大学生“三个优先”,即优先把大学生吸纳为积极分子,优先把大学生列为重点积极分子,优先把大学生发展成为党员。截止目前,大学生中已有积极分子32人,重点积极分子19人,党员53人,大学生逐渐成为推动农村青年思想进步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