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市采取“三抓”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11-03-18
为进一步推动“人才兴业”、“人才强市”的战略目标,桦甸市采取“三抓”措施,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抓领导,领导抓。多年来,桦甸市委、市政府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紧紧围绕产业主导、项目支撑、商旅活市、创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围绕“六大优势产业”构建人才高地,着力把桦甸市建成吉林地区矿产资源人才集聚中心、产业项目人才引领中心和创业带富人才服务中心,专门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负责全市人才工作的研究决策、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先后研究出台了《中共桦甸市委桦甸市政府关于加强全市人才工作的若干规定》、《实现桦甸经济新突破选人用人十对策》等规章制度,初步形成了科学的人才观。在谋划发展的同时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的同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的同时考虑人才措施。在具体工作中,做到既重视招商引资,又重视吸才纳智;既重视优化发展环境,又重视发挥人才资源,切实把人才资源转变成第一生产力。拥有高密度模压门面板的独立知识产权的曹绪英,在市领导的积极运作下,成立了惠邦木业有限责任公司,现已发展成为为拥有5个分厂、11个生产车间、30多名中高级技术人员、生产四大系列上百种产品、远销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内最大模压门产品制造商。
二是抓合力,合力抓。市委组织部切实加强人才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力度,制定人才工作联席会制度,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听取各部门人才工作汇报,掌握人才动向,切实起到牵头抓总的作用,把自身建设成为“人才之家”。人社局、经济局、教育局、农业局、财政局等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分工负责做好本部门分管人才的建设任务。各用人单位为各类人才诚心诚意地办实事、尽心竭力地解难事,努力改善工作条件,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为切实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带动辐射作用,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市农业局协调市财政局增设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扶持资金5000万元,为产业化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国劳动模范潘淑红,在农业局、畜牧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的合力扶持下,投入1000万成立“金牛饲料养殖股份有限公司,建成3个牧业小区,带动周边黄牛养殖户达2650户,年存栏量达20000头,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黄牛繁育基地。
三是抓一线,一线抓。按照“才尽其能,以用为本”的原则,多年来,桦甸市市委市政府努力将人才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注重在发展一线培养人才、发展人才。市红石林业局、黄金矿业集团等5户国省属企业与省电力学院、省林学院、丰满电校等开展校企联合,建立稳固的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已培养专业技术人才520人,拥有独立知识产权达10余项,为企业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专业技术人才保障。市圆方机械公司开办职工大讲堂,每年还组织技术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并采用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模式,提高技术人才整体水平,较好地解决了技术人才不足问题。(桦甸市委组织部 李东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