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蛟河市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是加强培训基地建设。逐步构建了以市农广校为培训基地,以乡镇街(区)党校为依托,以村级党员活动室为网点的多层次的农村人才培训网络。市财政还投入资金进一步改善了农广校的办学条件。今年年初以来,全市各级培训基地共组织开展培训活动308期,受训的农村实用人才2.6万人,有效的提高了农村实用人才的科技水平。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各涉农部门、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土专家”、“田优秀”中选出了有一定技术水平和讲课能力的人员168名,组建了一支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师资队伍,并造册建档。这些实用人才师资队伍按照市里的统一要求和各乡镇乡土人才在技术方面的需求,定期和不定期的组织乡土人才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乡土人才的综合素质。
三是加大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乡镇街(区)党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远程教育网络等阵地作用,采取集中讲课、专题培训、现场指导、跟踪服务、外出参观等形式,不断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对符合条件的颁发“绿色证书”。市远程办专门建立了“农村实用技术片库”,下发了“农村实用技术VCD目录”,对农户需要的内容随时刻制。全市镇村两级党组织累计播放电教片560余场次,有针对性地组织实用人才参观学习和观摩活动8次,为220名实用人才颁发了“绿色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