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河市构建人才培训“高速路”推进人才培训工作走上“快车道”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10-08-26
蛟河市以建设创新型、实干型、知识型、专业型社会人才为目标,加快整合培训资源,从培训方式、规模、渠道等方面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构建起人才培训的“高速路”,使人才培训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一是整合资源抓培训。市委按照大规模培训人才、大幅度提高人才素质的要求,大张旗鼓地开展人才培训工作,下大力气整合培训资源,搭建培训平台,培训对象由各级党政干部向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各类社会人才不断延伸。市委将市委党校、市就业服务中心等教育培训基地全面实现资源整合,重点把人、财、物资源实现合理配置。市委成立了社会服务培训中心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定期到培训中心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为开展人才培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是创新方式抓培训。围绕构建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的发展思路,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探索实行个性化培训、“菜单化”选学培训模式,努力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大力推行“一把手”上讲台制度,结合现实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困惑开展培训,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育局、科技局、农业局等部门单位采取请进来教、走出去学、跟班作业、师徒结对等措施,不断提高现有技术人员的技术技能。
三是拓宽渠道抓培训。充分发挥市社会服务培训中心、市劳动力培训中心、乡镇农村劳动力培训学校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基础作用,采取互动交流、实践锻炼模式,不断提高各类人才综合素质。进一步拓宽培训渠道,在稳定蛟河经济开发区、黄松甸黑木耳、白石山“三瓜”等培训基地的基础上,今年主要抓了前进蓝莓、生猪养殖等培训工作。同时,把人才培训工作纳入各党委年度工作目标当中,加大对人才培训工作的管理力度,保证全市人次培训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不断提高全市人才培训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