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途径培育,提升乡土人才整体素质。发挥农技校、党校、远程教育等阵地的作用,通过组织观看电教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对乡土人才进行集中培训。组织乡土人才参加“绿色证书培训”和“农村劳动力阳光培训”工程。引导乡土人才创建科技示范园区和基地,依托基地开展培训。抽调涉农专家组建服务中心,上门传授新技术知识,解决乡土人才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多举措帮扶,促进乡土人才潜能发挥。制订《关于推进乡土人才创业的若干规定》,要求土地、银信等相关部门,根据行业特点制定各项扶持政策。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重点扶持,力促做大做强。指派农业专家、科技人才与乡土人才结对帮扶,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对市场前景较好、有较大发展潜力但缺乏资金投入的项目,积极帮助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着力化解资金“瓶颈”。引导乡土人才组建各类行业协会,提高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多形式激励,增强乡土人才发展后劲。对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做出较大贡献、有突出成绩的优秀乡土人才进行挂牌命名和表彰奖励,每两年一次,优秀乡土人才可享受“农贷快车”及相关产业贷款贴息、免费健康体检、域内特殊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全市培养开发乡土人才的有关信息和乡土人才队伍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例,努力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