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吉县现有大学生村干部80名,为了帮助大学生村干部在短期内尽快适应岗位,增长服务农村、服务群众的本领,永吉县把大学生村干部推向实践工作一线,搭建平台,铺路搭桥,使大学生村干部的综合能力得到增强,形象得到认可。
导师帮带式锻炼。全面开展大学生村干部拜师学艺活动,为大学生村干部明确“两导师一辅导员”,即由镇乡、农村工作指导员和所在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实践导师,同时,选择1名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其他村干部作为帮带辅导员,重点向大学生村干部传授农村工作经验和工作方式方法,帮助他们尽早熟悉村情民意和适应农村工作。目前,全县80名镇、村干部与大学生村干部结成帮带对子。在明确具体人员帮带的同时,实行全员式上挂锻炼,在新录用大学生村干部上岗前,安排他们到镇乡(街道)机关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挂职,重点熟悉信访、综治、城建、计生等工作的运作情况。
项目实务式锻炼。全面推行大学生村干部年度岗位目标项目式管理办法,根据大学生村官实际工作能力和意向,指派一个或多个项目、任务,由他们全权负责处理,以增强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一是在村民事务全程代办中独立工作。将各村村民事务代理工作交给大学生村干部,由他们坐班接受村民的服务要求,并通过与各职能部门联系协调做好代办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大学生村干部可以为村民提供四大类20余项代理服务,累计帮助247位村民代理各类社会事务346起。二是在重大任务中独立工作。对各类重大创建活动、重点工程进行适当分解,提出一定的单项性任务,交给大学生村干部负责操作。三是在具体实职岗位上独立工作。将文书、团支部书记等实职岗位交给大学生村干部,让他们在具体业务性工作中得到锻炼。
专业服务式锻炼。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干部的专业特长,通过组成跨村服务队等形式,组织他们深入到相关特色性农业基地、产业协会、党员创富中心,开展特色农产品种养殖技术指导等工作。如:11名畜牧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村干部组成指导组,深入到黄榆乡肉牛养殖协会、西阳山黑猪养殖协会、北大湖天茂家禽养殖基地进行了现场指导,并帮助联系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农学部等高等院校的教授为全县生猪养殖、肉牛养殖等协会会员进行了6次技术培训。3名食用菌专业大学生村干部联系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的教授对北大湖食用菌养殖大户进行了实地指导。
启发拓展式锻炼。注重对大学生村干部思维能力的锻炼培养,通过各种载体,启发大学生村干部提出适合村级发展的各种思路想法。一是开展征文活动。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大学生村干部以书面体会文章形式,及时总结到村工作的经验教训,提出自我发展的具体方向。到目前为止,全县各乡镇共开展大学生村干部征文活动17次,收集到各类征文298篇。二是开展大学生村干部献计献策活动。结合每年村级“群众提议、干部承诺”活动,发动大学生村干部为村级发展提建议、出点子。三是推行大学生村干部月度交流例会制度。县乡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大学生村干部交心活动,常委组织部长每年与大学生村干部进行工作交流谈话一次,乡镇党委副书记每年与大学生村干部面对面交谈2次。以乡镇为单位,每月召开大学生村干部工作交流例会,汇报工作,谋划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