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当前位置:首页>人才队伍建设

蛟河市“环环相扣”提高农村实用人才数量和质量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10-01-28

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蛟河市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着力抓好开发、引进、培训等环节,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种类齐全、结构合理的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实用人才队伍。

一是抓好开发环节。加大对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科技带头人、经营带头人等优秀农村人才的培养力度,重点培养一批擅长经营、精于管理、勇于创业、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对农业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的培养,通过学习培训、参观考察、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他们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和经营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各个领域的专家。有计划地输送文化程度较高,有一定经营基础、市场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农村青年到各类职业学校、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学习锻炼,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是抓好引进环节。在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的同时,建立多元化人才支持机制,引导城市人才、智力、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鼓励各类人才通过技术服务、成果转化、资金参股、贸易合作等方式,到农村创业兴业。选拔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依托高校和专业部门,采取送科技下乡、申办产业基地等方式,帮助农村解决制约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统筹实施好“大学生村官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毕业生服务基层项目,为农村输送有知识、懂技术的科技人才。

三是抓好培训环节。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纳入各部门人才培训的重点范围,通过建立政府和市场相结合多渠道投入机制,扩大农村人才培训规模。建立行之有效的培养机制,把“土秀才、土专家”、种植养殖能手培养成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人才。遵循农村实用人才成长规律,不断探索创新教育培养措施,有效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提高培养效果。在充分发挥党校、职业学校、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机制等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加大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的倾斜力度。坚持按需施教、分类施教,科学设定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积极探索互动式培训、订单式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质量。

蛟河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下一篇文章: 蛟河市民主街实验社区对党员实行分类培训提高社区工作影响力
上一篇文章: 龙潭区通过强化教育培训突出抓好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