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当前位置:首页>人才队伍建设

桦甸市创新机制切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09-07-27

  近年来,桦甸市注重从完善机制入手,通过开展培训、资金扶持、项目带动等措施,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激发了人才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1、创新选拔机制。建立健全了“好中选优、灵活适用”的农村实用人才选拔评价机制和办法,制定了不同各类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标准,重点把那些有一技之长、能依靠科技发家致富、并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农村“土专家”选拔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中来。并将近年来返乡大中专学生吸纳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中,让他们把理论同农村的生产实践结合起来,熟练掌握1-2门致富实用技术。2007年通过调查摸底,共将2160名农村优秀按照种植、养殖、加工类、建筑建材类及其它行业等6个类别,分类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储备库。本着“择优保留”与“自然淘汰”相结合的原则,做好常规选拔与动态管理相结合,不断地加强调整补充,建立了一支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

  2、创新培育机制。将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育纳入农村党员干部整体培训规划之中,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一方面,充分发挥党校、电教网络等阵地作用,每年定期组织集中培训,进行政策、实用科技知识的理论辅导,提高素养;另一方面,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村实用人才走出家门与外界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到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并根据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人才专业技术发展的实际,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各类专家上门服务,进行巡回辅导,适时传播新技术、新知识。目前,已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了科技培训1500余人次,组织100人以上考察学习3次。

  3、创新扶助机制。在政策上,采取倾斜政策,重点扶持,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发展解决后顾之忧;在技术上,加强与高等院校联系,打造“技术+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院校农业专家、科技人才的技术优势,开展专家与人才结对活动,帮助解决在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在资金上,对进行特色农业开发、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项目,积极争取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的支持,使农业小额贷款向乡土人才倾斜。今年以来,为农村实用人才协调创富资金20余万,全市新涌现出10个农民创富典型,二道甸子黄牛养殖大户潘淑红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

  4、创新激励机制。将农村实用人才的管理纳入人才工作规划之中,定期开展评选优秀人才活动,通过开展“农村优秀实用人才”、“产业化带头人”等评选活动,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大力宣传农村实用人才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奖励、表彰力度,扩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影响力,增强荣誉感。对年轻、技术素质较高的实用人才重点培养,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加入党组织。今年,计划在每个村发展一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入党,并在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中优中选优,充实到村级干部队伍中,使其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转变,增强其使命感。



下一篇文章: 磐石市“四个注重”抓好选调生工作
上一篇文章: 磐石市围绕科学发展推进就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