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当前位置:首页>人才队伍建设

蛟河市坚持本土化选拔培养大学生村官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09-06-29


蛟河市积极探索村干部选拔渠道,依托“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坚持本土化选拔培养大学生村官,有效改善了村干部队伍结构,提高了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就地选材,定向培养。按照“本人自愿,家庭支持,组织推荐”的原则,将高考落榜生、退伍军人、在外务工有回乡发展意愿的年轻人组织起来统一参加 “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依托吉林大学、北华大学、吉林农科院、吉林粮专和吉林商专等高等院校开设现代农业专业,分期培养大学生村官后备人才。据统计,全市共有184名农民考入大学,其中48人已拿到大专毕业证书。这些毕业生均按合同定向培养约定,回村发展,
搭台设岗,备用结合。为选拔培养更多的本土化人才,市里建立了村干部后备人才库,所有毕业学员全部纳入库内统一管理。同时,每个村都设立了村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社主任、远程教育管理、村务监督、治安巡逻等符合农村工作实际需要的岗位。每名村干部后备人才根据自身特长进行认岗开展工作。近年来,全市共设立各种岗位726个,184名大学生村官后备人才全部入岗,其中38人通过 “两委”换届进入到了村“两委”班子。
强化考核,跟踪管理。各乡镇党委组织专人成立考察组,年终对大学生村官后备人才进行集中考核评议,确定评定格次,凡被评定为不合格格次的,取消村干部后备人才资格;对评为优秀格次的,在岗位出现空缺的情况下,优先提拔使用。实行大学生村官后备人才登记管理制度,详细记录他们的自然情况、特长、双带能力、工作表现、考察考核等具体情况,并及时进行更新。目前,全市184名大学生村官后备人才中,有党员127人,平均年龄27.6岁,60%以上都有2个致富项目,掌握2项以上农村实用技术,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有112人。



下一篇文章: 舒兰市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上一篇文章: 蛟河市建立储备库储备乡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