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河市前进乡党委多措并举抓好“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招生工作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09-06-03
自2005年全省“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实施以来,蛟河市前进乡党委将此项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作为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不放,采取“开好三个会”、“宣传三到位”、“落实三包保”等有效措施,全力做好“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的招生工作。
“开好三个会”。一是开好全乡动员大会,组织召开由村书记、包村干部参加的招生工作动员会议,详细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全面细致的学习招生工作方案,对招生指标进行分解,将招生工作纳入村级重点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中,完不成任务的村年底不予评先评优;二是开好村级动员会,要求各支部组织村两委成员、党员和部分村民代表参加动员会,学习传达相关会议精神,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三是开好家庭会,对符合条件的人员,村干部入户参与家庭会议,进一步了解本人和家庭成员的想法,解惑答疑,消除他们的顾虑。
“宣传三到位”。一是宣传方式到位,采取张贴招生简章、下发宣传单、广播宣传、入户宣传、重点人群面对面宣传、返乡毕业生现身说法等方式,广泛宣传“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的重要意义和优越条件,通过宣传返乡大学生成为创业典型、考录为公务员、成长为优秀村干部等先进事例,激发优秀青年的求知欲望和进取心。二是宣传范围到位,要求各村宣传范围横向到屯,纵向到户,在明显部位张贴宣传单,村广播站每天早、晚进行广播,达到家喻户晓。乡党委开通咨询电话,保证农村青年及家长及时准确了解项目情况。三是宣传效果到位,组织专人对符合报名条件的农村青年进行拉网式排查,并进行谈话了解,特别是对符合条件的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重点谈话,确保符合条件的人员都能参加学习。
“落实三包保”。一是包保宣传动员工作落到实处,采取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书记包人的层层包保责任制,使招生的宣传动员工作家喻户晓。同时,乡党委采取定期、不定期的调度和检查,随时掌握报名情况。二是包保学生顺利入学,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督促学习,确保考试通过;三是包保学生学习期间安心学习,定期对学员家庭进行走访,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保证学员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几年来,乡党委通过以上措施,使全乡共有32人次参与报名,24人通过考试被高等院校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