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组成的重点督查组对舒兰市的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进行了督查。督查组对舒兰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精神及具体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舒兰市在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从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提高人才技能,搭建创业平台等方面入手,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是强化领导,明确职责。成立了由组织部门牵头负责,劳动、人事、农业、科技等部门联席参与,乡村党组织具体抓落实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做了农村人才建设工作责任分解图和工作流程图,明确了各组成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乡村两级党组织建立健全人才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切实强化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力度。
二是创新机制,健全体系。建立了市、乡、村三级农村实用人才库,全市7263名实用人才情况全部进入微机,实行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建立农村人才服务团,成立了由省委下派的科技副市长任团长的科技服务团,其中市级服务团8个,乡镇科技服务团15个;重点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 培育工程,选送295名农村青年参加了“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141%,投入该项目学费共计74.2万元。
三是突出培训,提高技能。以“绿证培训工程”、“阳光培训工程”为载体,大力提高农村实用人才技能。三年来共培训农民绿色证书学员1000人,阳光培训7079人,新型农民培训3400人。举办科普大集4次,开展知识竞赛17次。各乡镇街举办培训班865次,开办农业科技知识讲座75次,培训农民15.7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及宣传单15.5万份。
四是搭建平台,推动创业。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园引导创业。引导实用人才建设了34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320个牧业示范点,落实实验项目68个、示范项目51个,推广新技术20多项。结合致富项目入户,使园区内每个农户都有一个懂技术、善管理的实用人才,有效地引导农民成为实用人才、创业致富。培树实用人才典型带动创业。实施乡土人才典型带动项目,制定了《舒兰市优秀乡土人才评选方案》,设立了“舒兰市优秀乡土人才奖”。对首批确定的50名乡土人才进行了表彰,要求每人包保2-5名农户发展产业。力争到2010年,培养评选出200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产业带头人典型。实施流动人才返乡创业工程促进就业。制订了包括土地、税收、收费、金融和服务政策在内的《舒兰市关于推进返乡创业的若干规定》,对全市范围内评选出的10家返乡创业明星企业和30名返乡创业促就业带头人进行了表彰,邀请80余位具有亿元资产的域外创业成功人士代表返回家乡进行乡情恳谈。目前,共有379名返乡创业人才采取独资或股份合作经营的方式创办了317家企业,项目总投资额达到2.74亿元,带动3177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