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刊物
注意保存
江城人才工作
2008年第7期
(总第43期)
吉林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者按:
前不久,省委组织部召开了全省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建设推进暨2008年招生工作部署会议,对2008年招生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为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做好今年的招生工作,各县(市)区对前三年的招生工作进行了认真分析总结,并结合各自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今年的招生宣传、动员和具体落实工作。本期对各县(市)区有指导意义的做法予以刊发,供各地互相交流和借鉴。
永吉县强化三项措施 自我加压
争取提前一年全面完成一村一名大学生招生任务
一、及早动员,落实责任。省招生工作会议结束后,永吉县及时召开了由各乡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参加的专门工作会议,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邹俊峰对招生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布署,将招生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并明确了各乡镇招生工作由乡镇党委副书记负总责,乡镇党委组织委员具体抓,村党支部落实专人负责。同时,还将一村一名大学生招生工作作为今年全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考核一票否决项目,凡是没有完成招生任务的乡镇,在今年组织工作考核中不能评为先进党组织,组织委员不能评为先进个人。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为确保宣传工作不留死角,永吉县每个行政村都下发了2份招生简章和10份招生工作问答,招生简章必保发放到村,招生工作问答必保发放到屯,并全部张贴上墙。在此基础上,还协调县广播电视局拍摄了毕业返乡大学生创业典型—永吉县西阳镇唐雁林同志的创业事迹专题片《走近身边的谢永强》,在县电视台循环播放,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使更多的农村优秀青年了解这一项目,积极参加学习。
三、立足实际,突出重点。为有针对性做好招生工作,永吉县明确了3个方面工作重点。一是将适龄青年作为工作重点,由乡镇党委组织村社干部深入村民中进行调查摸底,将各村符合条件的高中(中专)毕业生进行登记,有重点地进行宣传发动和思想引导。二是将外出打工优秀青年作为工作重点,安排专人负责通知到位,逐一排查,保证不落一人。三是将中专以下文化程度、年龄不超过40岁的村干部作为工作重点,由各乡镇党委有重点进行调查登记,鼓励他们带职入学。(永吉县委组织部人才办 曲志忠)
舒兰市提前准备 周密部署
确保招生工作顺利完成
一是提前准备,打好基础。今年年初,舒兰市就对前三年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招生工作的基础数据、各乡(镇)街在招生工作方面好的经验、以及在毕业学员就业创业方面好的做法和典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并结合全市剩余招生指标任务,初步设计了2008年全市招生工作总体思路,为当前的招生工作提前打好了基础。二是制定方案,周密部署。省里招生工作部署会议结束后,按照省、市人才办的有关要求,舒兰市对2008年全市招生工作总体思路又及时进行了充实和完善,并制定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招生院校、专业、报名条件、报名时限等问题都进行了详细说明,对各个阶段工作任务及关键环节都进行了详细安排部署。三是及时动员,明确责任。省招生工作部署会议结束后,舒兰市于
磐石市采取四项措施
确保完成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招生工作任务
一、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一是根据全市前三年招生情况,将2008年招生指标作为指令性任务落实到各乡镇街区。二是市委组织部与各乡镇街区、乡镇街区与行政村层层签订责任状,将任务落实到人。三是将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作为村级干部学历教育的有效载体,规定凡符合报名条件的村干部必须利用今后两年时间全部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学历教育。四是将项目招生工作纳入乡局级领导班子年度工作业绩考核之中,作为评价乡局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建工作的重要指标。
二、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利用市电视台对项目实施意义、招生条件、名额、报名办法以及相关优惠政策进行宣传。二是市乡两级分别召开专门工作会议,对招生工作进行安排布署。同时,把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的宣传资料及时下发到乡镇街区和其所辖的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都要张贴招生简章,并通过信函、电话等形式及时把招生信息传递给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村青年。三是乡镇街区分管领导和村干部与符合报名条件的农村青年保持经常联系,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三、制定优惠政策,解决实际困难。为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农村青年参加学习,各乡镇街区在认真落实省里制定的优惠政策的同时,都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研究制订了相关政策,为报名参加学习的农村青年解除后顾之忧。市委组织部也将从人才工作经费中列支部分资金,对困难学员进行资助。
四、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检查。一是成立由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领导组成的项目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项目招生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二是实行定期调度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乡镇街区招生工作进展情况,解决出现的倾向性问题。三是组织相关人员深入乡、村巡视检查,确保宣传发动到位、思想政治工作到位、优惠政策落实到位。(磐石市委组织办人才办 矫健 郭传海)
蛟河市强化措施,落实责任
扎实做好2008年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招生工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省招生工作会议结束后,蛟河市及时组织召开了由各乡镇街党委书记参加的招生工作专题会议,认真传达和学习省、市有关招生工作的精神,并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尚忠诚对招生工作进行了安排布署,使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了做好招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广泛宣传,积极动员。一是利用蛟河电视台对项目实施的意义、招生的条件、名额、报名办法及招生院校、专业等情况进行广泛宣传。二是把“吉林省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2008年招生工作问答”、招生简章宣传资料及时下发到各乡镇街进行广泛宣传,每个村都张贴招生简章。三是把招生工作与人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项目有机结合,要求各科技服务团队在举办培训班、下乡入户服务指导时,把招生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使各乡镇街党委书记进一步增强招生工作责任意识,真正承担起招生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蛟河市委组织部把今年招生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各乡镇街年度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中,实行一票否决。同时,还成立了由常委部长任组长、分管部长任副组长、各乡镇街党委书记为成员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招生工作的组织领导。为确保完成招生任务指标,蛟河市还自我加压,将任务数由105人增加到150人,并根据乡镇街管辖行政村总数,分解落实到各乡镇街。
四、督促检查,抓好落实。招生期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英同志带队,与人才办人员一起深入到各乡镇街督促检查招生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结合全市组织部门开展的“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蛟河市委组织部要求把督促调度招生工作情况作为各科室在“大下基层”活动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蛟河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姜佐新 刘慧杰)
桦甸市采取四项有力措施
确保招生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实施包保责任制。把总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各乡镇再把任务进一步分解,落实到人头,每个乡镇党委班子成员、村党支部书记都有具体任务,并层层鉴定责任状,做到乡乡任务明确,人人指标具体。二是组建宣传工作组。全市12个乡镇都组建招生宣传工作小组,由主管副书记任组长,配备3至5名工作人员,深入到各村屯进行广泛宣传动员。三是加强督查调度。在招生期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凤鸣同志带领人才办成员一起深入到村屯,对招生情况进行督查。四是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在党建目标责任制中拿出部分分值,完成招生任务得基础分,超额完成或未完成按比例加减分。
(桦甸市委组织部人才办 韩照华 曹辉)
船营区注重做好三方面工作
确保招生工作顺利完成
一是认真调查摸底。结合年初省人才办安排的一村一名大学生生源调研工作的开展,船营区人才办会同各乡(镇)党委副书记、科技副乡(镇)长,利用春节期间打工人员返乡过年的有利时机,对各村反映上来的符合条件的生源进行了重点走访,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和面临的困难,向他们悉心讲解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的相关情况,介绍优秀毕业学员创业事迹,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打消他们的顾虑,为当前招生报名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广泛宣传发动。全省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招生工作会议结束后,区乡两级都分别召开了动员大会,对招生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乡镇通过广播、张贴简章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并组织具备报名条件的农村青年召开座谈会,进一步做好思想工作,坚定他们入学的决心。三是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各乡镇定期向区人才办汇报招生工作进展情况,区人才办根据各乡镇在宣传发动过程中反馈回来的问题,将对符合报考条件,但家庭有一定困难,思想负担比较重的考生做进一步的思想动员,并协调各乡镇、行政村尽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努力减轻他们的负担。同时,区人才办向全体考生公布了咨询电话,随时解答考生提出的相关问题。
(船营区委组织部人才办 牛成 母磊)
昌邑区采取得力措施
确保一村一名大学生招生任务落实
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由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刘海然为组长,人才办主任张立宝为副组长,各乡(镇)、村领导为成员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一级抓一级的领导机制,并将招生工作完成情况作为评价各乡镇党建工作的重要依据。二是强化宣传。省招生工作会议结束后,区乡两级都分别召开了动员大会,对工作进行安排布署。各乡(镇)、村利用电视、广播、板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并对在外地务工的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及时把有关信息传送到其家属,确保符合条件的人员人人了解政策。三是加强督导。区人才办不定期深入各乡镇和重点村屯,加强对招生工作的督促检查,现场解答有关政策,及时解决具体问题。
(昌邑区委组织部人才办 张立宝)
本期编辑:曲志勇
报:省委组织部、省项目办、市委书记、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发:各县(市)区委组织部,部内各处(室)
联系电话:2010418 电子信箱:jlsrcb@126.com 邮编:132011 (共印8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