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人才强市的最强音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11-06-03
振兴发展,人才为本。在全市上下迎战“十二五”、奋战“五项攻坚”的关键时期,《吉林市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颁布实施,这对于我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是市委市政府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实践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我市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推动。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是我市实现“十二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必须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人才优先发展,是许多城市实现经济赶超的成功经验,也是发达地区长期保持领先的重要原因。加快建设人才强市,就要优先开发人才资源,优先调整人才结构,优先保证人才投资,优先创新人才制度,充分认识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把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作为富民强市之基、振兴发展之本、转型提升之要,切实将人才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必须突出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目前,我市正处于从工业化中后期向创新发展的后工业化时期加快迈进的转型阶段,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把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重中之重。要坚持引育并重,既要大力引进海域外高层次人才,又要培养用好本地高层次人才。要坚持刚柔结合,不仅要引进域外智力服务我市,还要使更多高层次人才在吉林市安家落户、干事创业。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必须精心组织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实施重点人才工程是引领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要把服务发展、服务民生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心组织实施一批重点人才工程,充分发挥重点人才工程对人才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要服务发展大局,重点开发创新型科技人才、重点产业园区急需紧缺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等,强化人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要服务民生大计,在群众最关心、百姓最需要的社会事业领域重点突破,加大教育人才、卫生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的开发力度,增强人才对民生事业的支撑能力。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必须创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良禽择木而栖”,才干的施展需要良好的环境。要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敢于打破限制人才发展的各种壁垒,有效选拔人才、合理配置人才、科学开发人才。要优化人才政策环境,加大人才资金投入,扶持人才创新创业,建立人才激励机制。要充分发挥开发区、政产学研合作以及长吉图开发开放的优势,搭建各类人才发展平台。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崇尚人才的良好氛围,让各类人才在吉林市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前途。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必须狠抓人才规划的贯彻落实。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各地各部门要科学编制人才规划,创造性地推进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要实施“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工作责任制,坚持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考核业绩的重要依据,以责任制促落实,以责任制保成效。
百舸争流,慢进亦退。吉林市实现率先发展,既需要各领域人才的不懈奋斗,也需要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宽广舞台。我们相信,只要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江城大地必将迎来一个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