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实·新”既关文风更是本领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10-06-11
最近,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第二批学员开学典礼上,提出了改进文风要在“短、实、新”上下功夫。虽说这是一个老话题,但今天重新提出来,仍然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能做到“短、实、新”既关系好的文风,更是一种本领。
开短会、讲短话、写短文,要言不烦、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既容易让人集中精力听、集中精力看,掌握到要领、把握到重点,又可以节省别人很多时间和精力。同时,还可以避免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台下听得昏昏欲睡,或文章冗长只能让人读一下标题了事的现象。
而要开短会、讲短话、写短文,就需认真准备、认真提炼讲话和文章的主题,对文件、讲话和文章内容反复推敲,做到字斟句酌,像鲁迅先生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中讲的那样,“把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而不能像毛泽东同志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所批评的“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写短文,并非一味求短。内容决定形式,宜短则短,宜长则长,言之有物。
应该说,开短会、讲短话、写短文,既是对与会者和读者负责,也是一种本领。试想,如果没有一定的本领,没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能做到要言不烦、意尽言止吗?
同样,讲话、写文章要做到“实”,做到“新”,言之有物,符合实际,管用,有新意,能提出新思路、新举措,而不照搬照抄、照本宣科,既需要改进作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更需要对自己调查得来的资料归纳、整理、提炼,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本领。
没有一点新意的讲话,东拼西凑、无的放矢的臭长文章,除了浪费版面和他人宝贵的时间及精力外,一点用处也没有。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虽则省力,但却对文风不正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结果到最后什么也落实不了。只会做表面文章的人,实际上也是最没有本领的人。
68年前,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文章要“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现在习近平同志又提出要大力弘扬优良文风,在“短、实、新”上下功夫,由此可见,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改进文风的重视。愿我们的每一位领导、每一位文章作者,都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改进文风,开短会、讲短话、讲新话,写短文章、写有新意的文章,腾出更多时间和更多精力多做一些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