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当前位置:首页>时政评论

政府要有接受批评的气度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10-03-29
  温家宝总理说,要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

  这话说得好,但做起来并不容易。

  批评之声,总是那么逆耳,挑出毛病,哪会让人觉得舒服?但是,政府如何对待批评,折射出的正是政府的气度。

  常州一网友去年7月在网上发帖,骂该市环保局局长不作为,必须引咎辞职。骂了也就算了,没想到,今年3月11日,常州市环保局同样通过网络发帖,对这名叫“认真”的网友发动“人肉搜索”。近日,网友“认真”来到常州市环保局,获得了环保局局长周斌送上的2000元“网络监督奖”。更重要的是,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帖中所怒的被污染的河水经过治理,彻底变清了!

  讥讽监督之声,换来真金白银的奖励,这事怎么说都是有气度的政府的做法。其实,网友骂你不作为,是盼你有作为;骂你不负责,是盼你多负责。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监督从法理上说,不仅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政府既然是人民的政府,既然人民才是政府的衣食父母,当然应该有说三道四、表达不满的权利。但正如大多数人对于批评的声音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是人之常情,政府亦然。让政府面对批评笑脸相迎,难,让政府面对批评奉上奖励,更是难得的气度。

  也是在不久前,武汉市市长阮成发与新闻媒体见面时说:“2009年武汉好新闻作品中,没有关于武汉经济适用房‘六连号’事件的报道,有点遗憾。我个人认为,那个稿子应该获奖。因为,它让我们更加清醒,帮助我们及时纠正了错误。 ”好一种胸襟、一种见识、一种姿态,直面不足,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反倒让人给政府加了分。

  唐朝时期,有一批谏臣流传千古,魏征、马周等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里最重要的是有了唐太宗的劝谏之风,或许,这是最早的“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吧。在那个君臣时代,能有如此胸怀,我们不能不说,这背后的东西叫做盛世的自信。

  盛世的自信造就气度,造就口碑。事实上,政府不可能没有缺点,而缺点与不足的发现与纠正,当然可以自己去察觉,但多半要靠一面批评的“镜子”,如此,自我完善与提高才能更加有的放矢。

  对于政府而言,“让人民批评”其实并不会因此而放大缺点,不过是多了一面最清亮透明的镜子,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更相当于把“镜子”擦得更透亮,这不仅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镜子”意识,更是政府气度与自信的体现。


下一篇文章: 人民论坛:一级做给一级看
上一篇文章: 人民论坛:牢牢树立“责任链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