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当前位置:首页>时政评论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09-06-03
近日,中央政治局举行社会保障专题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指明了社会保障的目标、方向和任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民生问题的极大关注和对社会保障工作的高度重视,是今后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做好各项社会保障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对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战线干部职工的极大鼓舞和鞭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保障也从无到有、从城镇到农村、从职业人群到城乡居民,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实现了保障机制从“单位福利”向社会统筹互济转变,筹资方式从国家单一责任向国家、单位、个人和家庭共担扩展,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也从完全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转型,社会保障项目逐渐增多,覆盖范围迅速扩大,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对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时间较短,社会保障覆盖率不高,保障水平比较低,地区和各类保障制度衔接不通畅,社会保障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不能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城镇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和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我们面临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城乡结构急剧变化、人口老龄化来势迅猛、市场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快速发展对社会保障带来的多重严峻挑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基金承载着巨大支付压力。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处于一个加快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面临着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和许多有利条件,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意识大大提高;经过30年经济快速增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社会保障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多年以来的改革探索实践,为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必要的工作基础。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更加艰巨,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和庄严承诺,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进程,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快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把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作为优先目标,坚持效率与公平、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逐步将各类人员纳入覆盖范围,实现城乡统筹和应保尽保;适应统筹城乡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坚持社会保障城乡、区域统筹,着眼于我国人口众多、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衔接,推进各类社会保障制度整合,推动社会保障体系良性发展;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面承受能力,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投入,提高社会保障程度;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加强监察执法和监督工作,不断完善执法体系,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有力的法律保证,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社会保障权益。
社会保障事业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关乎国运,惠及子孙。社会各方面都要关心并积极参与和支持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和集体主义精神,真正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美好目标。

下一篇文章: 论文抄袭为何难以杜绝(人民时评)
上一篇文章: “闻过”重在“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