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九次党代会和省委九届五次全会的部署,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中,省政府再一次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权限305项、减少和下放年审年检项目42项,分别占现有全部行政审批和年审年检项目的51%和67%。这次下放权限是在前两次下放876项权限的基础上,又一次大规模放权,难度大,要求高,含金量足。这充分表明了省委、省政府改善发展软环境、推动吉林振兴的决心和魄力,充分反映了广大投资者、创业者的愿望和期待。
软环境是发展的硬条件。发展是干出来、放出来的,而不是审出来、批出来的。振兴吉林、加快发展,需要我们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全力以赴地实施投资拉动、招商引资、全民创业,同时还要打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大规模吸引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条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软环境建设,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取得明显成果,但全省经济发展软环境还不尽如人意,同振兴吉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服务意识不强,审批、收费和年审年检项目过多,办事效率低、服务意识差、推诿扯皮、收费养人等等。这些实质是个人利益、部门利益在作怪。进一步减少和下放权限,就是下决心掀起这些利益的“盖头”,让更多的核心权力与潜规则暴晒在阳光下。
王珉书记在今年全省整治和建设经济发展软环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说,“对基层和企业的合理要求,要不说少说‘不能办’,多想多教‘怎么办’,对已取消的事项,不能搞‘变相审批’和‘权力上收’,沿海发达省份一天能办到的事,在吉林决不能办两天。”韩长赋省长指出,“最好的服务是放权,最大的监督是公开。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权限,是实现振兴吉林、富民强省宏伟目标的需要,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是廉政建设的需要。”软环境建设是解放思想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检验解放思想成果的重要尺度。在继续解放思想中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将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企业发展活力和群众的创业热情,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发展振兴。
改善软环境要有硬措施。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改善发展软环境的要求和部署,要把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权限作为重要突破口,下大决心,下真功夫,出重拳,出实招,推动改善软环境由整治向建设转变。改善发展软环境不需要投资,但需要付出,需要解放思想,需要改革创新,需要真心实意的服务,需要切实解决问题。别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没有理由做不到;发达地区能够办的事情,不应该也不允许在吉林省办不成。不让一个客商在吉林受屈,让所有客商都能安心、舒心地投资兴业,让企业成为发展的强势主体。
放权必须真放权、放真权。不仅要看下放多少权限,更要看下放了多少核心权力。要坚决打破部门利益,破除明放暗不放或避重就轻、放虚权和假放权。下放权限只是开始,关键是抓好落实,重在接好权、用好权、管好权,充分发挥下放权限的作用。省直部门要搞好工作衔接,加强配套服务,确保放权不放责,使下放权限有序、规范、高效运行。要大力推行集中审批和公开办事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改进工作作风和管理方式,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借得东风来,扬帆正当时。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全省发展软环境正在逐步改善,国内外各个方面的企业家、投资者正在源源不断地向吉林汇聚。我们相信,这次减少和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必将有力地推动我省软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为吉林振兴和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