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前不久,由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委联合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天津落下帷幕。这是近年来在职教领域一次规模大、规格高、内容丰富的比赛,因而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次大赛的亮点之一,是把职业能力摆在了突出的位置。
职业是人生的基本舞台。人的职业角色固然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学校教育无疑具有重要的影响,有什么样的教育背景,往往就有什么样的职业角色。遗憾的是,传统的学校教育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以培养数以千万计高素质劳动者为目的,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把教育目标由培养 “知识人”转变为培养“职业人”,把培养“职业人”的职业能力摆在突出的位置。
传统观念下的人才往往重文凭重学历,知识多少是衡量的标准。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仅仅需要这些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人才,更需要有精湛技能、有突出职业能力的职业人才,这对于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使我国从传统的制造业大国发展成为现代的制造业强国,意义更加重大。经济水平,说到底,取决于从业人员的水平。过去,我们说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劳动者,一说劳动者,往往就很难入人才之列,这是传统观念在作祟。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指出,职业学校也是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职业教育应该为此而自豪,全社会应逐步树立起符合新时代发展的人才观。
许多职业学校至今仍然深受传统学校教育的影响,表现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仍然以学科体系为依托,以知识评价与考核为主要手段。培养职业人才,应该逐步确定以能力为本位,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组织教学,开发教材,安排实习实训,在此基础上,形成别具一格的教育教学体系。
职业指导和职业道德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职业指导和职业道德教育,使职业学校学生形成完备的综合职业能力,使职业教育形成鲜明的特色,焕发出勃勃生机。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的指引下,许多职业院校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特别是一些对市场用人变化反应灵敏、转型机制灵活的职业学校及民办培训机构,在这方面做得更加出色。但是,这还不够,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还需要更大的决心与更大的力度。
由培养“知识人”转变为“职业人”,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次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成功经验之一,在于它生动展示了职业教育的水平与特色,展示了未来职业人的素质和风采。希望这样的职业技能大赛越办越好,让越来越多的“职业人”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