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到村任职,既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拓宽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造就新型村级干部队伍的有效途径。此举为大学生施展才干提供了平台,也为各级党委选拔培养年轻干部开辟了新的渠道,特别对加强“双强型”村干部队伍建设,切实解决村级基层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意义更是十分重大。笔者也为这一做法叫好。但笔者近来发现,有些本来要“进村”的大学生被长期“借用”在乡镇政府工作,成了“摆设”,让大学生到村任职变了味。
经调查了解,一些乡镇政府借用大学生村干部使用,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大学生村干部在乡镇机关任职比在村任职更能发挥作用。二是机关人才渴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中,乡镇机关也紧缺掌握现代科学文化专业知识的各类人才,大学生村干部同样也成为了他们的香饽饽。三是另类培养使然。在对到村任职大学生的培养中,认为把他们放在乡镇机关更能加快他们的成长。
莫让大学生到村任职“变了味”
大学生到村任职,既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拓宽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造就新型村级干部队伍的有效途径。此举为大学生施展才干提供了平台,也为各级党委选拔培养年轻干部开辟了新的渠道,特别对加强“双强型”村干部队伍建设,切实解决村级基层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意义更是十分重大。笔者也为这一做法叫好。但笔者近来发现,有些本来要“进村”的大学生被长期“借用”在乡镇政府工作,成了“摆设”,让大学生到村任职变了味。
经调查了解,一些乡镇政府借用大学生村干部使用,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大学生村干部在乡镇机关任职比在村任职更能发挥作用。二是机关人才渴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中,乡镇机关也紧缺掌握现代科学文化专业知识的各类人才,大学生村干部同样也成为了他们的香饽饽。三是另类培养使然。在对到村任职大学生的培养中,认为把他们放在乡镇机关更能加快他们的成长。
笔者认为,大学生村干部还是扎根在村的好,千万别让大学生到村任职变了味。首先,安排大学生到村任职是上级组织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热血、有知识、有爱心的大学生承担着先导的责任。其次,村级组织呼唤大学生人才。已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干部,热情饱满,脚踏实地,创新进取,为农民增收致富出力流汗,并逐步崭露头角,正成为新农村建设最具活力的“新生代”。另外,村组一线是大学生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历练人生的大学校。在这一培养和造就青年人才的宏大工程中,千万别让到村任职的大学生们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
笔者认为,大学生村干部还是扎根在村的好,千万别让大学生到村任职变了味。首先,安排大学生到村任职是上级组织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热血、有知识、有爱心的大学生承担着先导的责任。其次,村级组织呼唤大学生人才。已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干部,热情饱满,脚踏实地,创新进取,为农民增收致富出力流汗,并逐步崭露头角,正成为新农村建设最具活力的“新生代”。另外,村组一线是大学生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历练人生的大学校。在这一培养和造就青年人才的宏大工程中,千万别让到村任职的大学生们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