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当前位置:首页>时政评论

别再炒作“高考状元”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08-07-01

  贵州凯里市 杨先立

  今年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已经结束,录取工作正在展开。

  记得去年贵州省文、理科“高考状元”曾被媒体热炒,如陈××,文科,毕业于遵义×中,身高1.73米,总分683分,其中,语文127分,数学146分,英语137分,文综273分,第一志愿:北京大学;高××,毕业于遵义县×中,身高1.71米,总分714分,其中语文136分,数学149分,英语137分,理综292分,还配发了“高考状元”的照片。有的中学悬挂大幅红色标语:“热烈祝贺我校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成绩获得全州第一名”,有的企业给予获得州、省“高考状元”的学生提供入学报到机票,有的县市政府给予“高考状元”重奖,有的教育部门给予“高考状元”追加奖金……

  如此炒作“高考状元”,主要原因是学校能借“状元”之名带来更多生源,媒体能借“状元”的消息带来高阅读率、高收视率、高点击率。

  笔者以为,炒作“高考状元”弊多利少,一是致使高考幸运儿变得心浮气傲,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二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

  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针对一些媒体炒作“高考状元”的行为发布意见,希望停止此类宣传。2005年,教育部又发布高考宣传“八不准”通知,明确规定:各地各高校不得对高考成绩进行排队,不围绕任何高分考生个人进行宣传。

  希望各地今年能把教育部的上述精神落到实处,不再炒作“高考状元”。

  高考后放松勿放纵

  河南项城市 张金平

  一年一度的高考终于落幕了。长期复习备考,心理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考生,无论考试结果如何,都可以暂时放松一下了。从往年情况看,高考后考生通常会有一段时间什么都不想做,书包一扔就“野”去了,游泳、爬山、学车、上网、看喜欢的影碟等等,甚至通宵娱乐玩耍、彻夜上网打牌也被列入计划。

  每年高考结束后,总有学生刚出考场就聚集酗酒,甚至斗殴断送性命,闹出恶性刑事案件,令人扼腕。例如,前年6月8日夜,安徽省太和县白天刚参加完高考的一群高三毕业生在街头酗酒斗殴,造成1人死亡多人受伤。类似事件背后隐藏的是:结束了正式课程,情不自禁地放纵自己。

  有道是,物极必反。正当学生们“穿越”学校和家长的“放心隧道”狂欢之际,一个又一个不祥的信息也纷纷传来,小的方面因为生物钟被破坏,身体出现不适,大的方面因为过分放任自己,有的发生了纠纷,有的遭遇交通事故,甚至还有的走上“突击犯罪”道路。这样的教训实在太深刻了。

  在高考结束到正式录取这段时间,学生怎样才能把握自我,轻松愉快而又不失安全地顺利度过呢?心理专家建议考生要懂得宣泄悲观情绪,学会积极休息。考试不理想的考生,不妨找亲朋好友倾吐自己心中的烦恼,或通过写日记、大声朗读、大声唱歌、开响录音机来宣泄心中的苦闷。参加社会实践或欣赏美妙音乐、阅读优秀图书亦是有效方法。家长不能放弃应有的原则和责任,对了解孩子每天的活动,对他们的心灵轨迹更应及时察觉。要花时间与孩子交流,陪他们一起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段。学校还可以定期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回校举办一些轻松活泼的文艺、聚会活动,排解他们的游离心态,让他们得到合理安全的释放。

  总之,高考后考生千万别把放松变成放纵,否则,惹出事端,酿成悲剧,悔之晚矣!



下一篇文章: “虎照”真相揭开后的新期待(人民时评)
上一篇文章: 给公务员一个“支点”(人民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