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当前位置:首页>它山之石

新时代“斗争”需要“稳扎稳打”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19-01-2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党员干部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关键所在。当前斗争形式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因此必须“抓稳”方能“求胜”。

 

  要有“一心为民”的清醒认识。我们党始终以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思考是否斗争、什么时候斗争、如何斗争等关键问题时,要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任何事情只要“一心为民”,就能争取到人民的支持,斗争就有了依靠和保障,否则我们党将失去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不稳定因素就会凸显。2015年,党中央立下愚公移山志,要求在2020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党中央和全体党员干部清醒地认识到“脱贫攻坚战”这场“斗争”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全体党员干部才能扭成一股劲,在斗争中节节获胜!因此,认清斗争本质,明确斗争方向,是在新时代斗争中稳步向前的基础。

 

  要有“一查到底”的坚定决心。斗争从来都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取胜的。“斗争精神”要求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碰硬、敢于较真、敢于针锋相对。没有坚定的决心,就容易在复杂多变的斗争中摇摆不定,无法稳中求进、稳中求胜。没有坚定的决心,还有可能在敌人的包围下失去了方向和斗志,最后举白旗投降,甚至沦为“叛徒”。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反腐败斗争中,始终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处腐败斗争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才能最终形成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因此,只有坚定决心,我们才能始终保持高昂斗志,不急不躁,不慌不乱,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要有“一分为二”的科学方法。发扬斗争精神绝不是盲目冲动、不讲变通,也不是逞强好胜、争勇斗狠,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方法方能在实践中取得胜利。斗争的本质是存在矛盾,矛盾是前进的动力,只有科学运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和方法才能在斗争中游刃有余,走向光明,方法不当反而可能制造新的问题,引起新的矛盾,恶性循环,造成动荡不安。在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率领的革命军队正确研判当时国内外形势,提出“打持久战”的正确策略,积极争取广大人民的支持,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辩证思维、科学方法武装头脑,方能胜券在握!

 

  毛主席说:“不打无把握之仗”。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准备充分、扎实有力、稳步推进,才能最终获得伟大胜利!



下一篇文章: 擦亮干部人事档案这面“镜子”
上一篇文章: 领悟斗争精神的时代“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