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农业科技资源丰富,现有涉农科研院所70多家,研发人员5000多名,其中院士12名。湖北在油菜、柑橘以及生物技术研发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创新成果不断转化到生产。去年9月,湖北成立专门机构,由3位副省长领衔,整合全省各方农业科研资源,推进成果转化。
逐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湖北通过体制创新,力求解决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农业科技创新之花在田间地头结果。全省现有各级农技推广机构3000多个,技术推广员3万多人。近年来,湖北实行“以钱养事”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政府和农民共同考核绩效,激发基层农技员工作积极性。通过他们进村入户的引领,全省每年主推100个优质品种和100项农业新技术。京山县改革用人和考核机制,引导农业院校大学生下基层,把论文写在田间,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湖北以多种渠道开展农业新技术的示范、引导和培训。为解决“谁来种田、怎样种田”的问题,湖北引导一些地方发展适度规模农业,通过种田大户带动千家万户,走科技种田之路。京山县种粮大户刘若峥说:我的田就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田,周边农户眼尖手快,跟得很紧。湖北还将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培训公益性农技骨干推广人才、县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人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5大类人才,进一步完善遍布各村的农民科技示范户,通过他们辐射更多普通农户。
农业科技创新改善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供技术保障。湖北是传统的油菜籽主产区,用老品种加工的菜籽油品质略差,一度淡出食用油市场。华中农业大学专家潜心培育出优质“双底”油菜,目前在鄂普及率达95%以上。小龙虾曾是稻田害虫,潜江几位农业专家探索出人工繁殖技术,发展专业化养殖,如今扩大到18万亩,将害虫变成美食。夷陵萧氏茶叶公司在国内率先推行鲜叶清洗工艺,让人们放心饮茶。科技创新搭建起从产地到餐桌的安全通道,最大限度降低食品安全带来的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