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当前位置:首页>先进典型>党员事迹

刘同库同志事迹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08-04-09


  刘同库是北华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兼心血管内科主任。他从医20多年来,视医者的责任高于一切,以为病人解除病痛为最大快乐,凭借高超的医术在关键时刻挽救了众多心脏病患者的生命;他医德高尚,无私奉献,在救治他人时以牺牲自己身体健康为代价,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他勇于开拓,严于管理,注重廉洁自律,抓班子带队伍,较好地发挥了领导作用和表率作用,使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一、思想解放,锐意改革,业绩突出
  他常讲,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不但要保证国有资产的不流失,更要保证国有资产的增值。实践中,他“坚持科技兴院,人才兴业”的战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他们先后十二次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医院外心血管医院、解放军总院等专家来院讲学并指导医生做手术,使很多科室的技术水平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医院还将有培养前途的医生和业务骨干送到国内外知名医院学习,进行专项进修和各种学术交流。培养锻炼了队伍,使医院从原来的技术水平差,一跃达到了现在国内知名,省内领先,地区权威的水平;坚持抓行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社会效益明显增强。他常讲“把工作时间交给患者,把最好的设备留给患者”,在医院常年坚持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优良的医疗服务”活动,使医院门诊量增至近50万人次,床位使用率超100%;改善了就医环境,2003年建成2万平方米的门诊病房综合大楼拔地而起,办院规模由原来的不足3万平方米达到现在的5万1千平方米,年工作量提高了一倍,年收治病人达2.5万人次,病床入住率超100%,创近十几年来的最好水平。医院经济连年跃上新台阶,2005年底经济收入达1.83亿元,居全市同行业之首,固定资产增值400%,是过去40年的4倍。
  二、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勇于奉献
  他是吉林省和吉林市心血管病学科带头人。他在省内率先开展了人工心脏起搏技术、心脏瓣膜狭窄球囊扩张技术、冠脉造影PTCA和冠脉支架术等20多项高难度技术,填补了省内空白,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成活率达92%,心脏性猝死成活率达70%,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他对待医技始终能做到精益求精,他做过并参与过的近千台手术病历他都要搞回头看,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使他的医疗技术日臻成熟。由此,医院的服务半径和影响力也由吉林地区扩展到东北三省。这些年来无论职务如何变更,他都能够始终把帮患者解除病痛作为自己最大的乐事。他常讲,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一个医生的本份。他长期工作在医疗一线,亲自为病人做高难度的手术,在关键时刻挽救了无数病危患者的生命,抢救成功率很高。为贫困百姓治病,他都要耐心给患者讲解病情,总要想尽办法让病人花最少的钱,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他极具牺牲精神,2001年以来,医院心血管手术做了千近台,大多数都是他亲自主刀,即使不主刀,他也要坐阵指导。心血管手术时,为了防止X光线照射,都要穿上重36斤的铅背心,有时为给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找到最佳安置位置,一个手术下来需要四五个小时,有时一天手术多达八、九台。严重的体力透支外加X光射线的照射,他肌体抵抗力明显下降,患有多种疾病。2003年,由于他长期穿铅背心,积劳成疾,患上了臂丛神经根炎。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就要命,他的这个神经根炎痛感却是牙疼无法可比的,可谓疼痛难忍,医生建议卧床他休息。可在他患病期间他仍坐阵指挥急、难、险的手术。一次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在手术中出现了异常情况下,他毅然决然地忍痛上了手术台,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他的病程却加重延长了。他说,牺牲了自己时间和体力,换来的是患者的生命,这是他最大的快乐,他无怨无悔。
  三、以身作则,廉洁自律,群众威信高
  。在医院管理上他主张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以制度规范行为。工作中他能以身作则,执行制度绝不打折扣。在建楼、购买大宗设备上,他坚持不吃请,不拿回扣,不出国考察。他主张通过招标的方式进行,既回避了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又为医院节省了资金。这却惹恼了想借机发财的不法商人。在医院购进准分子激光仪器时,经反复论证,以最低价与其中的一家供应商签定了合同。结果在竞争中败北的这家供应商认定这事里肯定有“猫腻”,一纸诉状告到了有关部门。执法人员经过两个月的调查,最后的结论是:“你们进的这台设备,目前是世界最低价。”这件事再一次印证了他的清正廉洁。他凡遇大事必集体研究,从不搞一言堂。他带头拒收红包,赢得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普遍尊重。在他的影响下,班子团结干事,医疗队伍稳定。



下一篇文章: 李念福同志事迹
上一篇文章: 刘秀荣同志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