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当前位置:首页>组工视点

党员干部的“干”字经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18-12-26

  《明史·周新列传》中记载夏寅以“君子有三惜”劝谕世人,认为“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闲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大意为一辈子不学习是第一件可惜的事,一天无所事事是第二件可惜的事,一个人名声败坏是第三件可惜的事。迈入改革开放新时代,党员干部当汲取劝谕名言的精神养分,终身勤于学锻炼“才干”,惜时不闲过埋头“苦干”,惧败严修身保持“干净”,“干”字当头创造辉煌未来,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学而时习之”中增长才干。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党员干部当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既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广泛涉猎文史哲和自然科学等各领域书籍,在知识的海洋中辨识前行方向、凝聚前行动力。“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实践是深化认识、检验真理的磨刀石,也是积累经验、锻炼才干的练兵场。党员干部当深入基层、投身一线,在了解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中走好群众路线,在实践中深化学习,于学习中深化实践,不断挖掘和掌握文字知识的有益经验和实践认识的宝贵财富,炼就干事创业的“真本领”,提升服务群众的“硬功夫”,努力成为一名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善作善成的改革先锋。

 

  在“为生民立命”中埋头苦干。许多人“此日闲过”,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信仰缺失,迷失了前进方向。对于党员干部而言,“不闲过”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努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也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党员干部当以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信念埋头苦干,敢于改革、勇于创新,自觉从思想和和行动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让我们在前行路上走得更加坚定、更加稳健、更加辉煌。“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的、干出来的”。党员干部当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埋头苦干,立足当下、放眼长远,扑下身子扎实干,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步大胆干,摔倒之后能爬得起来,关键时刻能顶得上去,一步紧着一步走,一锤接着一锤敲,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根。

 

  在“两袖拂清风”中保持干净。“不受日廉,不污日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等名句,都表达出中华民族对修身养性、洁身自好的向往和追求。于党员干部来说,个人干净是为人之要、干事之基。党员干部当常怀敬畏之心,以党纪为规、国法为矩、公德为绳,严格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做到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且欲防微杜渐,忧在未萌”。党员干部当常思慎微之念,慎修小节、勤治小病、多剪小枝,在独处时、在细微处、在八小时内外都能严于律己、表里如一,明晓“子产拒鱼”“杨震拒金”等廉洁故事的深刻哲理,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不踩线、不越轨、不逾矩。“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党员干部当常浴监督之光,主动接受监督,习惯在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下工作生活,自觉在内心深处把党纪国法和纪律规矩的“紧箍咒”作为自己干事创业的“防腐剂”,用灿烂阳光为美好生活保鲜,拒做“铁窗人”“断肠人”,唯愿赤条条而来、干干净净而去。



下一篇文章: 基层干部的“点、线、面”
上一篇文章: 做“小太阳”式的组工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