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文房四宝因其是书法的必备工具和材料,独具一格,不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更为世界文化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每每看到这些精致无比、让人爱不释手的笔墨纸砚,我就不禁思考,如果把组工干部比作文房四宝,那么组工干部应该有笔墨纸砚的哪些特质呢?而“组工干部”与“非组工干部”的不同之处,笔墨纸砚恰恰能告诉我们其中的答案,生动描绘出组工干部独特的风格与品质。
遒劲如“笔”,书写组工干部之“干劲”。组工干部的干劲正似笔下生风,遒劲有力。在华灯初上、夜景迷人的晚上,在党政办公大楼里最亮的那盏灯,一定属于组织部的组工干部,他们是一群夜以继日、不知疲倦之人,他们也是一群爱岗敬业、克己奉公之人,他们总是利用有限的工作时间做更多的事,他们也总是把有限的工作时间延伸至深夜,奋战到凌晨。他们像是一台台“永动机”,一直在工作岗位上战斗,永不停歇,似乎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他们奋斗拼搏的干劲,这份干劲唯有在组工干部的“笔”下更加妙笔生花,熠熠生辉。
浓重如“墨”,泼洒组工干部之“厚重”。组工干部身上最鲜明的标签也许就是沉稳和内敛,没有过多的修饰和浮夸,实际上组工干部用“浓墨重彩”一词来形容或许更加合适。组工干部的内敛并不意味着平淡无奇,而是兢兢业业,留下属于自己的烙印;组工干部的沉稳也并不意味着无声无色,而是能够做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在组工干部的字典里,工作尽善尽美永远不是追求的目标,十全十美才是需要最终到达的彼岸。
洁净如“纸”,记录组工干部之“干净”。“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句诗词形容组工干部再合适不过。人们常说组工干部高标准、严要求,其实这种标准和要求不止于工作,更侧重于自身建设。如果组工干部的“干劲”与“厚重”是对于工作的话,那么“干净”便是组工干部在新时代下自我严格要求的外在表现。对于组工干部而言,“干净”既是底线,也是一条“红线”,更是要时刻铭记于心的信仰“警戒线”,以信仰铸就“干净”的政治灵魂。
坚固如“砚”,镌刻组工干部之“坚韧”。如果说基层是“大熔炉”,那么组织部则是真正的“练兵场”。每名组工干部都是从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各个单位跌打滚爬,经过打磨历练出来的优秀干部,“能上能下”,经得起考验,受得了委屈。始终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服务工作需要;始终能着眼于大局,着眼于实际。组工干部的“坚韧”恰似经过百年沧桑岁月磨砺的“砚”,历久而弥坚,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