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当前位置:首页>组工视点

年轻干部的培养须“严”字当头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18-05-07
  古人讲,“后生可畏,来者难诬”,我们党历来对青年人寄予厚望,当年的干部年轻化政策,极大地推动了改革开放事业,如今,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建设要取得新的历史突破,离不开青年人的拼劲儿和闯劲儿。组织部门,作为党培养干部的“大学”,承担着为党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青年执政骨干队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要谨记“好好先生”培养不出好干部,对作为“接班人”的年轻干部的培养必须“严字当头”。

  不经严格要求,难造非常之才。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管理干部,从严管理干部,核心是从严培养青年干部。对于青年干部来说,如果一心只想着如何升迁,时刻都在琢磨着如何“更进一步”,绝对不可能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如今大多数青年干部却正处在容易被社会歪风邪气影响的年纪,从这个角度来看,青年干部成长,既要靠个人努力,更要靠组织培养。如何培养,大有学问。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正所谓“严是爱、宽是害”,培养青年干部坚持严字当头、从严管理,才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构筑起一道屏障。实践表明,“镀金式”“温棚式”的培养,造就不出堪当大任的好干部,青年干部不经过艰苦磨练,很难在关键时刻经受住考验。

  不经非常之事,难成非常之才。现在,一些地方对要培养的干部“苗子”百般呵护,为他们设好台阶、铺好路子,却忽略了如今的青年干部大多出了校门就进了机关门,缺少在基层岗位锻炼的经历和在艰苦环境磨炼的这一关键环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年轻干部的培养更是需要如此,要把青年干部放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重用、考察、培养,让青年干部通过在基层的实践,来加深对国情、社情、民情的认识;通过在艰苦环境中历练,在急难险阻中摸爬滚打,让青年干部遇事处事能力得到锻炼,在关键岗位上干事来长本事增见识。

  不经严格选拔,难有非常之才。如果说组织部门是青年干部的“伯乐”,那么干部选拔制度就是“伯乐”挑选青年干部的重要手段。组织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新的干部任用条例规定要求围绕组织部门的职能职责,着眼于新的历史特点和干部队伍实际,从干部工作、党建工作、人才工作等工作的操作层面入手,严格组织系统内部运行规范来完善干部选任工作制度;要切实把严格监督贯穿于干部动议、民主推荐、考察、公示和任用等各个环节,使组织工作在部内的落实过程中规范有效、能动有序,确保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并坚持以党员干部的综合德才表现作为选拔依据,将符合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工作得法、作风硬朗、品行端庄、业绩突出等要求的人才挑选出来。

  为政之要,首在得人。青年干部的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各级组织部门要以培养锻炼为基础,以选准用好为根本,以从严管理为保障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优秀青年干部队伍,完成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

下一篇文章: 组工干部的“辩证法”
上一篇文章: 组工干部要养成五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