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应下基层去锻炼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15-01-26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作为我们新时期的年轻干部都应该积极主动到基层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磨炼自己,培养自己经得起逆境和磨难考验的心理素质,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和美好生活,切实在提高自身能力和为群众服务能力方面下功夫,使自己成为真正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但有的年轻干部总以为名校毕业生,学过专业的管理知识,打心眼就没瞧得起基层工作,参加工作后,认为看看基层资料和报表就可以掌握基层工作情况,凭空想象就下结论,导致常常出现工作失误,使工作开展得非常被动,给单位和自己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真正到基层工作过,才能了解基层,把岗位上的工作干好。
只有到基层去工作,密切联系群众,才能真正弄明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三个问题。才能在本职岗位上,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好事,尽职尽责为群众办实事。但我们有的年轻干部通过考试和竞聘谋得了一官半职,就目空一切,认为自己比周围人强,看到别人升官发财了,心里便更浮躁了,想着如何也能同样名利双收,有了“不求成才求发财”的想法,近而导致他们手中的“权力”变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而不是为人民服务,这样干部迟早会发展为国家的蛀虫,影响和损害党和国家的形象。所以,笔者认为,到基层去密切联系群众,在思想上永远装着群众,在工作上永远为了群众,在方法上永远依靠群众,在行动上永远帮扶群众,思想就不会出现偏差,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才能。
基层工作也是基础工作,基础打得不好,工作怎么能干好,所以我们年轻干部到基层后,一定要沉下身子,守得住清贫,以饱满的热情去工作,克服思想上的浮躁,真正做到身入心入地开展工作;虚心向基层干部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锻炼成长,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但我们有的年轻干部,习惯了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愿到基层一线,不愿到艰苦的环境中干一些陌生的工作,到基层工作起来也是敷衍了事。这与中央积极推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的地区培养锻炼的政策背道而驰,也辜负了组织上的栽培与希望。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的未来的希望,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证。所以,年轻干部要牢记权力是人民给予的,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过好名利关,经常想想那些英雄先烈,比比那些先进模范,看看那些困难群众,以豁达的精神和超然的态度摆脱名缰利索的束缚,树立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境界,到基层去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把手中的“权力”真正地用在为群众办好事、解难题上,竭尽所能去工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多作贡献。(蛟河市委组织部 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