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一个充满激情的群体,一个承载希望的群体,给我们农村带来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但是,毕竟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多数对农村工作不熟悉、不了解,怎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让他们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呢?这是相关部门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作为一名任职一年半的大学生村官,我对此深有体会,刚到村的时候让我很不适应,因为我什么也不懂,那时候觉得自己对于农业知识和农村工作的水平还停留在“学前班”的水平,很容易产生沮丧的心理,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角色转变,经过一年办的工作和学习,我认为加强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和培养,组织部门应该把培养放在工作的重心。
积极引导,加快角色转变。刚走出校门,怀揣着一腔“服务农村,扎根基层”的热情,很容易被农村工作的现实所冷却,所以在真正深入基层工作之前,我们相关组织部门应该做好准备工作,通过讲座或者座谈会的形式,让大家了解农村的工作现状,给大家打好“防疫针”,请往届的大学生村官来传授工作经验,经过这样的培训,在到村之后,村官们很容易面对现实,心理落差也会变小,这样会使他们更快的转变角色,适应农村工作。
拓宽渠道,加强工作指导。对村级工作不熟悉是每一位刚到村的大学生村官遇到的第一个难题,这时候就需要组织上的帮助,以往,我们都是跟着村干部学习,往往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阶段,我们需要拓宽学习的渠道,第一是建立乡镇干部结对制度,每一位村官到要与一位党委干部结对,方便工作的指导;第二是建立村干部帮扶制度,多对一帮扶,让他们尽可能的学习农村工作知识和方法;第三,定期培训,交流工作心得,只有在学习和交流中,大学生村官们才能成长,在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发挥作用。
提供平台,充分发挥优势。大学生村官在经过组织部门前两个阶段的培养,接下来需要一个平台,来施展他们的自身优势。他们中有很多都是农业大学毕业的,都有一技之长,所以,作为组织部门,一定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第一,可以提供资金支持,鼓励有技能和专长的村官创业,通过示范作用,带领村民致富,发展经济。第二,乡镇农技站可以吸收在技术上非常优秀的村官,定期指导群众的生产,让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蛟河 段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