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风”问题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四风’的后果,就是浪费了有限资源,延误了各项工作,疏远了人民群众,败坏了党风政风,最终会严重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如果领导干部弄不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如果‘四风’问题蔓延开来又得不到有效遏制,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就会像一把无情的刀割断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那后果就严重了。”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不少群众还是反映自己不够幸福?其根源还是党内一些自身存在的问题解决得不够好,特别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四风”上出了问题,从而减弱了群众对干部的认同感。因此,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不仅要解决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突出民生问题,更要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宣战,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这也是群众议论最多、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现在就有不少党员干部认为,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多到群众中间去走走,多干几件惠民之事,多讨几句群众的口碑。等活动一结束,官架子又端起来、酒杯子又举起来、车轮子又转起来、小曲子又唱起来、眼珠子又瞪起来。因此,解决“四风”问题,必须标本兼治,该纠正的纠正,该禁止的禁止,同时,更要从思想教育入手,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上管起来、统起来、紧起来。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是一次作风建设的整风肃纪活动,同时也是一次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战略高度,从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的战略高度,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学习党的群众路线、解决作风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思想根源上遏制“四风”问题,确保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不偏、不虚、不空。(刘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