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从基层实践中汲取智慧寻找对策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14-10-26
领导干部下基层既是密切联系群众、展示干部形象的最佳载体,也是解决群众难题、助力基层发展的有效契机。干部下基层的目的是为了倾听民声、调研民情、解决问题。笔者认为要使干部下基层实现初衷,干部必须要充分重视起来。
在面对群众时,既要敢于表态、善于表态,更要强化执行,注重实效,大兴“说到做到,不放空炮”的务实之风。领导干部、公务人员不管级别多高,官阶多大,工资福利都是出于国家税收,说到底百姓群众才是其衣食父母。党的根基在基层、血脉在基层,工作思路和方法也在基层。领导干部下基层必须要带着感情去,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疾苦,着力为其解决最急、最难、最忧的困难。要在深入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提思路、出举措,切不可情况不明而乱表态,是非不分瞎指挥。其二要主动作为重实效。杜绝光说不干假把式。干部下基层,也不能随性而去,虽然不需要“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但是必须有备而去,带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去。
群众的要求很朴实,就想把路啊、就业啊、福利享受啊这些问题解决了,群众的评判标准也很简单,要正视困难,迎难而上,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以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为重点,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能合情合理的梳理解决,他们就会肯定干部,认同我们的执政党的为民理念,因此对群众承诺的事要“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 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做到走访群众、征求意见、调解矛盾纠纷、办理民生实事、解决突出问题,做到让群众受益、使群众满意。把基层的困难和问题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实践出真知,基层实践中蕴藏着大智慧,因此领导干部下基层,也要注意多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党员干部要善于从时代的高度、大局的高度去研究发展中的问题,还要“站在田埂上找思路”,善于从基层实践中激发灵感、寻找对策、汲取智慧,落到实处,这样的下基层才能凝聚人心,才算不虚此行。(曹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