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下基层三不要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14-10-19
年轻干部下基层,对全面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基层要达到预期目的,就必须做到三个不要。
一是不要忌盛气凌人,指手画脚。年轻人理论知识学得多,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理解比较全面、深刻,对上级机关的政策法规、指示精神比较熟悉,这是他们的优势。运用好这些优势,可以在地方决策中当好参谋,起到助手作用,做到上情下达,上下协调。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这种优势,自以为是,过高地估计自己,就会不想当学生,只想当先生,到处指手画脚,置当地领导同志的意见和当地的实际情况于不顾,独断专行,发号施令,遇事擅自拍板,盲目决断,给当地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二是不要忌唯唯诺诺,亦步亦趋。自己是年轻的一辈,理应谦虚好学,甘当小学生,但这决不等于唯唯诺诺,亦步亦趋。如果总认为自己经验不足,在工作中就会缩手缩脚,瞻前顾后,该做的也不去做,限于作“传声筒”和“收发室”,这就毫无主观能动性可言,也达不到锻炼自己的目的。
三是不要有镀金思想。既然下去了就要呆得住,干的长。抱着“过渡”心态,怀揣着“高远志向”,重拾书本时时准备展翅冲云霄,岂能在基层干得好,留得住?年轻干部下基层不仅充实了基层力量,还锻炼了本身。摒弃镀金思想在与群众朝夕相处、摸爬滚打中,锻炼成长为对群众有感情的“工农干部”。(周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