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不良行为 提高工作效能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14-10-19
组工文化是长期以来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创造形成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与其他文化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具有丰富的内涵。从历史的角度看,组工文化是传统文化,既吸收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继承和升华了组织部门的优良传统。从政治的角度看,组工文化是政党文化,突出政治信仰,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从社会的角度看,组工文化是行为文化,通过严密的行为规范,对组工干部的理想、信念、精神进行再塑造,由“他为”、“他律”变为“自为”、“自律”,实现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从现实的角度看,组工文化是一种创新文化,其自身发展也需要不断创新理论和载体,这也是组工文化体现先进性的重要标志。总之,组工文化作为富有时代特点和行业特色的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思想凝聚、精神导向、情感激励、心理约束等特殊功能,为推动组织工作科学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1、建设先进组工文化,有利于组工干部形成共同的政治理念,保证组织工作科学发展的正确方向。组工文化作为党内的一种先进文化,政治坚定、对党忠诚是其最鲜明的特征。组工干部只有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保持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态度坚决,才能保证组织工作科学发展不偏离正确的方向。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从国内看,随着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社会思想空前活跃,一些错误的、消极的、颓废的思想意识也有所滋长。所有这些,难免给组织工作科学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我们要通过建设先进的组工文化,引导组工干部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别力,做到分析判断形势着眼政治大局,安排部署工作把握政治方向,处理和解决问题注意政治影响,识人用人坚持政治条件,确保组织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科学推进。
2、建设先进组工文化,有利于激发组工干部的创造热情,增强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的动力。组工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对于人的激励是潜移默化的,又是长时间起作用的。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不论是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人才队伍的科学发展,还是推进基层党组织、组织部门自身的科学发展,都不能按部就班地沿袭过去的老传统、老办法,也不能机械、片面地就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这就需要大力营造一种积极的组工文化氛围,形成一种先进的、向上的文化底蕴,让每名组工干部都充满激情和自信,获得极大的心理和精神满足,从而有效地激发潜在的创新欲望,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中展示自我、创出业绩。
3、建设先进组工文化,有利于增强组工干部的归属感,形成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的合力。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不仅需要组工干部的个体力量,更需要团队精神和集体智慧。每一名组工干部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组工文化作为无形的观念形态,是一种思想上的“强力粘合剂”,能把组织部门长期积淀形成的价值观念让组工干部普遍认同,并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通过这种“粘合”力量,让组工干部切实把个人的感情和命运与组织部门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起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使组织工作科学发展的整体合力得以充分体现,整体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4、建设先进组工文化,有利于优化组工干部的思想行为,加快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的进程。组工干部是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的主体力量,其思想行为如何,直接决定着组织工作科学发展的速度和效益。组工文化具有规范、约束、引导组工干部行为的作用。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法律是基本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文化一旦植根于人们的心中,将起到法律制度不能替代的作用。组工文化虽然包含硬性制度约束,但更强调软性约束。这种无形的软约束,会使组工干部通过内省的方式,自觉更新思想观念,培养科学精神,规范自身行为,抵制不良行为,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工作效能,从而又好又快地推进组织工作自身科学发展。(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