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多个区县结合自身的特点各出“奇招”“狠招”遏制腐败,比如密云县建立干部监督员队伍,加强对干部8小时以外的监督。(摘自人民网)
加强对领导干部8小时外的监督,是进一步端正党风、完善干部管理监督体系,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迫切需要。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仅仅着眼于8小时内是远远不够的,创新监督形式、加强群众监督、搭建监督平台,多渠道、全方位地加强对领导干部8小时外监督已刻不容缓。
需要创新监督形式。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发挥主体监督作用一要强化党内监督。通过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发挥班子成员内部监督作用,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通过考察干部中的个别访谈、民主评议、跟踪了解等办法掌握领导干部“8小时外”的思想行动,发现问题,要及时打招呼、提个醒,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二要强化执法监管部门监督。加强对宾馆、饭店等娱乐场所的经常性检查,发现经营不规范、藏污纳垢的,要予以取缔;发现领导干部从事嫖娼等活动的,要从严处理,并及时通报组织、纪检等部门。
需要加强群众监督。“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只有让群众有效参与到干部8小时以外监督工作中,才能更好地选出群众认可的干部。了解是参与的前提,如果群众对干部8小时外的活动知之甚少,那么群众对干部的主观性、随意性和盲目性就会增加,也就更谈不上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干部8小时以外工作的监督。所以,要让群众了解领导干部8小时外的生活圈、社交圈,并将活动情况定期向组织、纪检部门汇报,以更加规范的方式参与干部监督工作。
需要搭建监督平台。要想让社会各层面真正参与干部8小时以外工作的监督,必须搭建好的平台。一要畅通表达渠道。在领导干部居住地和公众活动中心设置领导干部“8小时外”活动监督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积极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对群众反映的干部8小时以外工作作风方面的问题、意见和实名举报,做到有信必查、有信必复,坚持核查结果反馈制度,并严格保护举报人,增强群众监督的信心。二要强化舆论监督。通过新闻媒体将一些群众反映强烈、会影响大的领导干部违德、违纪、违法行为、公开曝光,以起鞭策、警示作用。(张天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