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2014-09-29 浏览次数:0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要求机关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抓好党性教育,牢记党的宗旨,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政绩观、名利观“三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以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良好形象凝聚力量,努力推动各项社会事业科学发展。
第一,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它建立于一个人对自然、人生、社会和精神的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基础上,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作为党员干部的世界观,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了党员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群众观。党员干部要时刻把握正确的人生观,树立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实践工作的指导思想,坚定我党的政治立场和群众路线不动摇,提高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增强自身党性修养,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将党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作为自己“立身之基”和“处世之本”。
第二,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正确的权利观概括起来就是“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权利的来源,权利就是责任,权利有多大,责任就有多重,真正做到不忘党的使命,不负人民重托。党员干部不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在运用权力上都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都会面临着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考验,能否经受住这一考验,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素质高低的综合尺度,是一个领导干部能否廉洁自律重要标志。“官”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可见,领导干部手中权力不应是一种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而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真正做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
第三,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正确的事业观是推动党员干部事业发展的理想支持与前进动力,党员干部要牢记党的宗旨,坚持群众路线,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忌急功近利地搞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少干群众反感的虚事假事,多干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事,把党的利益与群众利益高度统一起来,努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事业观,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规范自己的人生追求,用实践去推动我国的科学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钟千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