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作为一名年轻同志,要经常想一想,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好自身教育。
一是经常想一想党的历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党性修养最核心的内容,是我们党对党员最基本的要求。理想信念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建立在学习和实践基础上的。作为年轻同志,必须不断加强党的历史知识的学习,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来的风雨历程,深刻认识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从而更加增强对党的感情,更加热爱我们的党,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历史是一座宝库,也是一面镜子。古人云:鉴往知来,资政育人。作为一名年轻同志,只有经常缅怀党的历史,重温党的优良传统,经常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才能不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二是经常想一想革命前辈,正确对待名、权、利。对待名、权、利的态度,是衡量共产党员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极少数人栽了跟头,“一失足成千古恨”,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名、权、利面前心浮气躁、患得患失、斤斤计较。作为年轻干部,更要调整好心态,正确对待个人的名、权、利,把功名看得更淡一些,把个人利益看得更轻一些,把党的事业看得更重一些。要带头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树立强烈的自律意识。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一大批党的好干部之所以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就是因为他们做到了“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在工作面前要常思责,利益面前常思德;要多看看别人的长处,多想想自己的不足;要多看看组织对自己的培养,多想想个人怎样对党对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 “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三是经常想一想普通百姓,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在创立之初就明确提出:“我们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不惜风霜劳苦,夜以继日,勤勤恳恳,切切实实地去研究人民中间的生活问题,生产问题,并帮助人民具体地而不是讲空话地去解决这些问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当前,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要强化宗旨意识、公仆意识;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把“群众利益无小事”牢牢记在心里,体现在一言一行之中。(王银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