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当前位置:首页>组工视点

着力提高选人用人水平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09-01-16
张迈曾

选人用人是干部人事工作的难点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唯有不断更新选人用人理念、创新选人用人方法、完善选人用人评价体系,努力提高选人用人水平,才能真正选准用好干部,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理念
树立选人用人重品行的理念。衡量干部的政治品行重点要看三条:一看干部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二看干部是否牢记党的宗旨、心系群众,在领导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看干部是否坚持胡锦涛同志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以过硬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履职尽责。除了看政治品行,还要看生活品行,考察干部的生活品行也要做到三看:一看干部能否正确对待手中权力,严于律己、廉洁从政,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本色;二看干部能否全身心投入工作,把工作当事业去奉献;三看干部能否正确对待进退留转,不计较个人得失,把心思放在为人民群众谋发展上。
树立选人用人重实绩的理念。要把干部是否创造出实绩作为选人用人的一个关键性指标。对地区而言,工作实绩就体现在城乡面貌的改变上,体现在人民群众收入的提高上,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上;对机关而言,工作实绩就体现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质量、效率和效果上。对干部工作而言,就是要在干活的人中选人,就是要在干活的人中选干得多、干得好的人,绝不能让跑门子、拉关系、请吃喝、送礼品的人靠不正当手段得到提拔。
树立选人用人重制度的理念。选贤任能,从根本上说要靠好的制度来保证。近年来,中央相继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等一系列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选人用人制度,这是对我党选人用人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选人用人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为选准用好干部提供了严谨的制度保证。
创新选人用人方法
扩大民主。扩大选人用人民主,就是让更多的党员群众参与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来,扩大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和民意调查的参与人员范围。干部的品行好不好、能力强不强、业绩实不实,能不能胜任岗位,要让大多数人民群众说了算。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要求做好干部选任工作,做到多数人不同意的不提名、多数人不赞同的不通过。要坚持集体决策,进一步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健全决策程序,严格决策纪律,不断提高决策水平。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的代表大会和全委会对重要干部任用的决策作用,对重要岗位干部的选用做到由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并进行投票表决。
坚持公开。公开是民主对干部工作的客观要求。必须扩大干部工作的公开度,提高透明度。要坚决做到公布干部选任的原则、条件、方法和程序,公布班子职数、职位要求、领导职位空缺的情况,公布拟任人选的基本情况等。这样,才能让广大群众了解干部的基本情况和现实表现,进而客观地推荐干部、真实地评议干部;也可以避免暗箱操作,让一些“跑”的人、“要”的人、“给”的人无处遁形,有效防止民意失真、监督盲区和选人用人权被滥用错用。
鼓励竞争。平等竞争,是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科学方法。要引入竞争机制,挣脱唯学历论、唯职称论、唯资历论、唯身份论的桎梏,把那些对事业充满激情、有水平、有能力、有实绩的人选出来。引入竞争机制,还要通过大胆创新方法来判断考察干部的综合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真正使那些素质全面、本领过硬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注重择优。好中选优是选任干部的基本原则。要把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票决等方法引入择优过程,有效促进干部好中选优。要扩大差额推荐的比例,通过对多个人选的比较分析,力求把最优秀的干部推荐上来;要扩大差额考察的比例,把差额考察人选的比例逐步由过去的1名扩大至2-3名甚至更多,增强考察对象的可比性,有效避免选人用人上的失误;要扩大差额票决的比例,赋予党委常委会(全委会)更大的选择空间,使更多实绩突出的干部进入选任视野。要通过层层差额筛选,多中选好、好中选优,使最终选用的干部总体上是推荐考察得票高、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好干部。
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逐步规范考核内容。在考核内容上,要特别突出对关乎国计民生核心指标的考核。对一个地区的考核,要把重点放在对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和节能减排等事关科学发展、事关百姓生活、事关环境保护的核心指标上来;对一个部门的考核,要把履行基本职能、围绕发展与和谐开展服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作为重点,从而使考核的内容、评价的标准,充分体现引领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的正确导向。
不断完善考核方法。要突出重点指标、抓住核心内容,不搞繁琐哲学,不搞重复考核,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坚持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加大平时检查督导的力度,科学组织年终考核,切实做到看过程与重结果的有机统一。要坚持重点考核与日常了解相结合,同时利用巡视、经济责任审计、人大执法评议检查和行风评议等形式全面了解干部。在运用传统考核手段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开发出量化考核考察的软件系统,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力争做到科学化、规范化、精确化。
科学运用考核结果。考核评价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为选拔任用干部提供依据。要积极探索建立干部考核资料信息库,对干部的日常考核、年终考核的结果定期进行汇总研究,及时形成分析报告。要把平时考核、年度考核的结果与对干部的考察结果结合起来分析比较,力求为干部的使用提供全面准确的参考。
(作者系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下一篇文章: 坚持“三个不吃亏”用人导向 创新选人用人机制
上一篇文章: 青岛出台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办法“引高控低”提高引进人才补贴门槛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