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当前位置:首页>组工视点

基层锻炼为干部成长有效途径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08-11-06
  进行基层锻炼、加强个人修养、提高群众威信和进行轮岗交流是干部成长最为有效的途径。北京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成长规律调研组的研究报告近日出炉。报告数据显示,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是决定其成长的主要条件。
今年4月,北京市成立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成长规律调研组。北京市委组织部干部调配处协调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市委党校等单位就“干部成长规律”开展了调查研究。调查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材料分析等形式,对北京市200名主要领导干部的成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200名干部中,区县党政正职36人、乡镇(街道)党政正职64人,市直机关部门正职50人、区县直机关部门正职50人;正局级干部86人,占43%,正处级干部114人,占57%。
调查对象普遍经历多个岗位锻炼,大多有基层经验。其中,正局级干部平均经历过7个岗位,半数以上经历过5个以上岗位。89.8%的干部有5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其中具有10年以上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占到一半以上。调查结果同时显示:进行基层锻炼(92.5%)、加强个人修养(88.5%)、提高群众威信(73%)和进行轮岗交流(63.5%)是干部成长最为有效的途径。
高尚的品德修养是优秀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这一点在问卷和访谈中都得到了印证。在回答“党政领导干部应具备的条件”这一问题时,有49.7%的干部认为是良好的人品;在回答“目前决定领导干部升迁的主要因素”这个问题时,有39%的干部认为是“品德好、清正廉洁、为人正直”。
较强的工作能力是优秀干部的普遍特征。95%的干部认为自己进步的主要优势在于“工作能力”较强;76%的干部认为一些主要领导干部成长比较快的原因是“个人能力强”。有31%的干部认为“目前决定领导干部升迁的主要因素”,是“个人能力强”。可见,较强的工作能力是优秀主要领导干部的普遍特征。
在访谈中,多数领导干部提到,对一个领导者来讲,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承受压力、经受挫折等心理素质是不可缺少的。问卷调查中,93%的干部认为自己进步快的原因在于有良好的“工作态度”,这一点仅次于“工作能力”(95%)。这种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勤奋敬业的工作态度,正是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体现。在回答“党政领导干部应具备的条件”这一问题时,61.3%的干部认为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意识和能力”,46.7%的干部认为是“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在访谈中很多干部也谈到这两项能力是新时期领导干部必备能力,同时也是在工作中需要大力提高和加强的能力。


下一篇文章: 培养世界眼光 基层一线磨炼 重庆开展大规模干部交流激发活力
上一篇文章: 湖北巴东“一库二卡三制”规范党员设岗定责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