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桂玲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新要求,这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建设的新举措。中共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委在探索党员关爱机制的实践创新中, 整合资源,探索党员关爱机制的实践路径。
构建党员关爱的长效机制,有效整合资源是关键。建邺区委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整合组织资源,在结对共建中实现党内组织体系间的资源共享。从组织体系而言,建邺区的党员主要分处于农村基层党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企业(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城市社区党组织、新经济新社会基层党组织等不同的组织体系中。不同的组织体系在资源的掌握和配置能力上有很大的差异性,总体上呈现机关多基层少、城市多农村少、区街多村居少的态势。建邺区以“结对共建”活动为载体,在机关、企业、农村各党支部之间,广泛结成党建对子,有59个区级机关党组织和34个城市社区党组织、22个机关党组织和13个农村基层党组织、10个机关党组织和10个非公企业党组织结成了共建对子。结对共建活动打破了原有组织体系间的壁垒,初步实现了不同组织体系间组织资源的互补和共享,全区党员关爱的资源配置从基层组织的局部优化转向全区的整体优化,使党员关爱的资源首先在组织内得到了合理配置,解决了一些组织资源短缺和不同组织资源结构的不平衡问题。
整合行政资源,在服务发展中实现党政组织体系间的资源互补。建邺区积极探索通过整合行政资源为党员关爱机制服务的实践路径。全区各基层党组织围绕服务大局整合资源,无论在机关、农村还是企业、社区,都要求党员争当业务骨干、技术能手、服务明星、致富能手,有所作为。许多基层党组织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获得行政领导、企业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信服,使行政资源乐于投向党员关爱活动,形成双赢共进的良好局面。
整合社会资源,在多赢互动中实现党与社会组织体系间的资源互补。建邺区努力尝试通过广泛的社区服务实现党与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互补。与党内资源整合和党政资源整合相比较,党对社会资源的整合更加复杂,因为前两者属于组织内、单位内的资源整合,而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则是组织和单位外的整合。建邺区各社区党组织完善而高质量的社区服务,为社会资源的整合提供了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部分社会资源对党员人文关怀方面的投入,这种资源互补,超越传统的点对点的简单服务和资源置换的模式,使党员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的形式能有序而持续地进行下去。(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