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当前位置:首页>组工视点

呼唤养老服务专业人才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08-07-02
截至2006年底,上海市60岁及以上人口达275.62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20.1%,其中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有46.78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3.4%。为了应对老龄化社会到来,政府各级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发展老龄事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老龄服务”,由此也凸显了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的匮乏问题。
  近年,上海的养老服务事业获得了很大发展,其硬件设施、资金保障在全国属于领先。然而,就养老服务质量和享受服务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感而言,却与高水平高质量的硬件设施不匹配,其主要原因就是养老服务专业人员不足。调查发现,不少养老机构虽然设施不差、但护理人员大多编制不够,有限的护理人员至多能做到完成每天发药、打针的工作,更细致的护理是难以企及的奢侈,心理护理则普遍缺失,甚至很多医护人员根本不知心理护理这一概念。就上海目前而言,市区各级政府在养老事业上的资金投入强度不断加大,但养老服务产业的人员、人才培训却严重滞后,极大地影响了上海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政府鼓励的“万人就业项目”中参与养老服务的从业人员大多是文化低、缺乏专业技能的4050下岗人员。他们对老人提供一般生活起居照料勉强可行,但对高龄老人、病患老人、痴呆老人的特殊需要以及心理护理则力不从心。
  政协委员耿文秀和查波建议,上海以其经济地位与城市形象,理应在中国老龄化进程中率先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培养大批合格的养老服务专业人员应纳入各级政府为民服务的实事项目之中。具体措施如下:继续加大养老服务事业的资金投入,积极提升养老服务产业人员的收入待遇,以政策为导向积极宣传养老服务产业的重要社会意义,在上海形成服务银发老人高尚、光荣又体面且收入稳定有保障的氛围,让养老服务业成为受人尊重的理想职业之一;组织老年学、包括老年社会学、老年医学、老年心理学、老年护理学等相关专家,设计上海养老服务产业专业人才由低到高的职业技能内容与分级标准;上海劳动局职业培训中心以此标准设立职业资格分级考试,颁发初级、中级资格合格证书;养老服务业从业者需通过考试获取该不同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方能上岗,其收入标准与其职业资格级别匹配,持中级证书者收入应高于持初级证书者;依据该标准开展养老服务的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培训课程及课时、强化操作实践;在高等、中等职业学校或相关教育机构招标进行规范化培训;实施政策倾斜,如作为社会急需人才享受优惠等,吸引大中专学校毕业生投身上海养老服务产业,拓展就业渠道。


下一篇文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HR职位发展趋势
上一篇文章: 以创新为动力实现人才工作新跨越